笔记:4种思维误区,看一看你有吗?
如果,你的思维框架出了问题,你就不会得到正确的思维结果。
怎样才能尽量避免错误决策呢?
避免思维误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4种思维误区:
1,刻板印象。
如果没有分类和概括,我们很难认识外部的世界。不过,一旦出现了分类和概括,我们就有可能会陷入刻板印象。我们会高估一个团队内部各个成员的一致性,同时高估团队成员和团队外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性。
有时,甚至我们会把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局部特征,当成这个人或这个团队的全部。
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哪里人豪爽,哪里人小气,哪里人会做生意,哪里人胆大包天且民风彪悍。
这都是因为刻板印象而造成的以偏概全。
2,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告诉我们,在解释别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从性格和本质这些不变的因素找原因,而低估了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事后诸葛亮得出的因果关系,往往并不靠谱。
我们看到因果关系,是我们希望的因果关系,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果关系。
如果你错把症状当成问题,或者错把结果当成原因,你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后出现的两件事,并不必然存在因果关系,很可能只是个巧合。
3,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和基本归因谬误有相似之处,它们讲的都是背景因素对人的思维和认知的影响。
框架效应讲的是,对一个问题的表述方式,或者是跟这个问题无关的一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想起老年人的时候,走路的速度会放慢;我们可能更愿意读一幅广告,而不是另外一幅广告,是因为第一幅广告的字体更为清晰。
我们可能会觉得小红比小丽更开朗,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和小红一起喝了热咖啡,而和小丽一起喝了冰茶。
4,滥用启示法。
所谓启示法其实就是经验法则。使用启示法的好处是可以帮我们节约认知资源,更快捷地作出判断。但滥用启示法会导致我们作出误判。
比如,我们可能会以为,如果有些事情让我们花费的资金更多,消耗的时间更长,那么这些事情要比不需要投入金钱和时间的事情更有价值。我们可能会觉得,越贵的就是越好的。我们可能会觉得,物以稀为贵。我们可能会觉得,名气最大的就是水平最高的。
我们在使用启示法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逻辑错误。比如,我们在对人或事作出判断的时候,会以与其相似的典型事物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