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韵、进退韵、葫芦韵详谈——曾经的失败探索,如今的唬人神器

2021-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梧桐树边羽

大家好,欢迎进入已经完结的格律诗专栏。

这段时间接到不少朋友学习专栏之后发来的作品,因为大多数还不错,加上最近一直忙着《诗词精析专栏》的视频制作,生活琐事也很多,所以回复较少,甚至连图文创作也大幅压缩了。不过还是会集中参看学习者们的意见,发现大多数朋友读完专栏,于格律诗方方面面都能学通,这是不错的效果。

大部分反馈都是作品,但是作品的修改回复是需要静下心来赏析的,所以也就一直拖延着,大家不要着急,有时间会回复的。

关于格律知识的问题反馈倒是不多,可见啰嗦有啰嗦的好处——一十六章,你用得着,用不着的格律知识都一网打尽,产生问题,随时去读档就行了。

不过有蛮多朋友问到“辘轳韵、葫芦韵”,我记得提到过。回头查看了下,这个问题在专栏的“孤雁出入群”格式讲解那一篇附带地讲了一下,并没有作为重点说明。

这有几个原因,首先考虑的是庞杂知识对正格初学者的干扰问题,就好像六言格律、仄韵格律,也都是先不讲,不认同,到差不多学完正格再细讲。但是后来详细讲了六言、仄韵,把这茬给忘了。不过忘就忘了,因为当时不讲的另外一点原因,就是这些杂韵格式本身是宋代诗人对律诗严格用韵规则的突破性寻路,其意义和“孤雁出入群”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孤雁出入群”的格式被大众和主流接受,正式成为律诗的一种变格,固定了下来。而辘轳韵等做法没有得到主流的承认,宋朝以后,历经元明清直到近代,并没有哪位诗人创作所谓“辘轳体”作品,出现了所谓“辘轳韵”、“葫芦韵”,基本上都是作为落韵律诗处理。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元明清的诗人思维被禁锢了,不过这就是诗史上客观存在的现象。就好像现在的梨花体、幼儿园体,你说会不会成为诗史上的流派而沉淀下来?在搜索引擎中也许会有一个名字,但想要像格律诗一样成为诗体,被后人学习研究,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个比方吧,就好像现在最流行的各种手机屏幕方案,为了达到正面一整张屏幕设计,各大厂设计人员都绞尽脑汁地推出了自己的方案,比如升降摄像头,比如折叠屏幕,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解决前置摄像头的存在问题。不过几年下来,大浪淘沙,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并没有,大部分人开始逐渐接受前置摄像头打孔,滴水等各种形状的妥协。而那些为了整张屏幕设计出来的激进方案,一个个都被淘汰,只是偶尔作为特异机型存在,无法成为主流。

宋朝诗人对韵格的变化探索就类似于手机这方面的解决方案,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为了灵活用韵。“孤雁出入群”就好像打孔屏幕,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主流的一部分,而“辘轳韵、进退韵”这些会影响诗歌结构稳定的变格,就好像让机器变重的升降摄像头,让屏幕变脆的折叠设计,现阶段基本上属于被抛弃的设计。

“辘轳韵、进退韵、葫芦韵”都是被主流诗坛抛弃的,影响格律诗稳定创作的画蛇添足,因此在那一篇中我也说了,这些东西不学也没关系。在今天还拿“辘轳韵”来说事的人,一是落韵者的借口,二是故意显摆自己知道一些诗词用韵方面的学问——这二者都是不可取的。

不过鉴于很多朋友被这些满口陈词滥调的写诗人装X给懵到,我们这里还是专门讲一下什么是“辘轳韵、进退韵、葫芦韵”,让大家心中有底,知道了这些东西是什么,就不会被人给唬到——其实这些人对这些韵格的理解也未必正确。

谨记一点,我们对所有事物的理解要有自己的知识框架,以及合理的逻辑性。

当你看完这一篇内容,了解了这些无用(除了装X)的知识之后,你自然就云淡风轻,任他狂风过岸,我自明月大江——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辘轳韵

相对来说,“辘轳韵”是被提得最多的。因为宋人中有很多作品,标明了“辘轳体”,比如杨万里的五律: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守劲无遣暖,晴行失老怀。(九佳)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乔开。(十灰)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九佳)

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十灰)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的作品,四个韵字,因此可以清楚看到韵部变化。

那么我们从这首作品来分析,“辘轳体”是不是就是二、六句押一个韵“九佳”部(怀、鞋),而四、八句押邻韵“十灰”部(开,来)?

我们再来看一首陆游的自标“辘轳体”,看看是否能印证我们的规律发现:

《东山避暑用辘轳体》

避暑穿林随所之,(四支)

一奴每负胡床随。(四支)

望秋槁叶有先陨,

未暮赫日无余晖。(五微)

轮囷离奇涧松古,

勾輈格磔蛮禽悲。(四支)

北岩竹间最惨栗,

清啸倚石真忘归。(五微)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的作品,五个韵字,因此粗看会感觉稍微复杂。但是我们把握一点,“辘轳韵”之类的变格级别是高于“孤雁出群”之上的,首句是否入韵,是否入邻韵,我们都到了讨论“辘轳韵”的地步了,就可以不予关注——不用看首句押韵,只看二、四、六、八句用韵即可。

二、六句押“四支”部(随、悲),四、八句押“五微”部(晖、归)。

所以,从北宋两大诗人自标“辘轳体”来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到“辘轳格”的形式,那就是一首律诗中的二、六句韵脚字为一个韵,四、八句 韵脚字为邻韵,就好像一个井里打水的辘轳,周而复始地韵部滚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辘轳韵”。

看到这里,是不是明白了呢?

可惜,这个定义是不对的——按照当下很多人的理解,以及各种搜索引擎上的定义,辘轳格并非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