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成绩三忌三宜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成绩能决定很多事情,可以决定假期的好坏,可以决定家长的心情,可以决定孩子在家中的地位。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自然要关心,但是不要太极端。以下几点应该适当注意
1忌:高分吹捧
孩子成绩好,家长自然开心,但是不能过火,有的家长,孩子考试成绩好了,就把孩子捧的高高在上,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能满足。
孩子心性不稳,家长的过分吹捧,其实很容易让孩子滋生骄傲的情绪。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欲望也在增长,当孩子有一天考出好成绩,向家长要求奖励,家长做不到时,孩子很容易心态失衡,也会失去继续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2忌:低分棒打
当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有些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斥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
家长要明白,成绩不好,并不是孩子的原罪,更不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完全否定孩子。一味的棒打,大多数时候并不能让孩子知耻而后勇,反而会打掉孩子的自信,打掉孩子的无畏,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甚至会让孩子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学习机器,学习好就值得被爱,学习不好就不值得被爱。
3忌:互相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这次考试又得了满分,你看看你,连80分都没有!”
“别人家的孩子这学期由被评为了优秀学生!你呢?啥也不是!”
每个孩子最讨厌的人,绝对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没人喜欢被比较,被别人比得一无是处。孩子不是完美的孩子,家长也不是完美的家长,最重要的互相包容,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体面,一味的去苛责孩子。
1宜:正确看待
考试成绩很重要,但也只是孩子的一次考试结果而已。孩子成绩不理想,不代表孩子没有好好学习,不代表孩子作为学生是一个失败的学生,也不代表孩子今后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家长要明白,期末考试是为了检验孩子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是为了发现问题,而不是为了用分数去定义孩子。
2宜:分析原因
考试成绩出来了,最应该的不是纠结成绩,而是应该帮助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总结每一道题的得失。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试卷上的每道错题,家长都要带着孩子总结失分的原因,帮助孩子进行总结,解决问题,查缺补漏。将错题记录到错题本上,以便以后学习复习。
3宜:积极鼓励
家长温和的态度能让给孩子放下忐忑不安的心,试卷分析完后,家长也不要就这样轻轻放过这件事。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失去对考试的敬畏。
试卷分析完后,家长要简单总结几句孩子在学习上犯的错误,例如学习不认真,做题粗心大意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然后再积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现在的开始成绩只代表过去,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未来,希望孩子能吸取教训,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家长一定要记住,眼下的分数不是目的,孩子今后的成长才是目的。所以,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