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酒仙李白相比,苏东坡更懂酒:喝遍天下,自酿美酒
古人说:有酒学仙,无酒学佛,自古以来,酒,就像是灵感的催化剂,许多唐诗宋词中的传世佳作,都少不了与酒有关。
比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
李白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咱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真正属于“有酒学仙”的那种人,所以李白也被称为“酒仙”,从他的诗作当中,你就可以看出李白有多么的嗜酒,人生得意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孤独失意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爱喝酒的名气,几乎和他的诗一样出名,甚至《旧唐书》记载说李白是因饮酒过度而醉死于宣城,也有传说李白是因为醉酒跳入水中捞月而不幸溺亡。
总之呢,在历史上所有的诗人里面,能把喝酒的名气喝到一家独大的,也只有李白了。
李白但是爱喝酒,不等于懂酒,要说真正懂酒的诗人,咱们宋代的东坡居士、肯定是最懂酒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苏轼一生留下的作品有近三千首,其中就有大量与酒有关的诗词,最有名的当然是那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一个中秋节大醉一场之后写出来的千古佳句。
苏轼和李白一样、经常醉酒,比如他曾在诗中写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他和朋友在东坡夜饮,等到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没有人给苏东坡开门,结果导致他在外边露宿一晚,清醒过来之后才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后来苏轼又到了海南岛,在这里他也因为醉酒写过一句诗: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这是苏轼被贬儋州的时候,他和几个黎族的朋友喝到半醉半醒,结果误入了一片长着竹刺的野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苏轼经常喝醉,是因为他酒量不好,但是他很喜欢喝酒带来的那种感觉,在《稚酒赋》中苏轼说“吾饮少而辄醉兮,与百榼其均齐”。
意思就是我虽然酒量不好喝一点酒醉,但我体验到的快乐却和那些可以畅饮百杯的人一样,可见苏东坡对于喝酒这件事的理解,是很有境界的,他不和别人比酒量,但却懂得体验喝酒的快乐。
苏轼除开喜欢喝酒,苏东坡还很喜欢自己酿酒,而且他对酿酒很有研究,每到一个不同的地方,他都会研究当地的美酒,并且试着自己酿造。比如在惠州的时候,苏轼酿过一种叫“罗浮春”的酒,罗浮就是惠州的罗浮山,这个是有诗为证的: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在诗的后面苏轼还特地补充说这个“罗浮春”是他给自酿的美酒取的名字。在黄州的时候,一个道士曾经给给苏轼一个用蜂蜜酿酒的配方,这个酒又香又甜,当时还有很多人向苏轼请教酿酒的秘方,在他的诗作《蜜酒歌》当中也记载了这件事情。
后来被贬海南,苏轼又亲自酿过桂酒和真一酒,这两种酒都具有养生的功效,大概和他在海南的时候已经年龄比较大有关系。
苏轼除此之外,苏轼还酿造过黄酒、米酒等等,所以苏轼还留下过很多怎样酿酒、以及品酒的文章,比如《浊醪有妙理赋》,就很像是一篇专门研究酿酒品酒的学术论文。
尽管苏轼如此爱酒,但同时也尽量保持对酒的克制,他曾写给朋友说:毋多酌我公须听,醉後粗狂胆满躯。说你们都不要劝我喝酒,因为喝醉了要出丑,那么这句话经常喝酒的朋友也应该听一听,酒可以喝,但千万不要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