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 | 李安: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竹廿柒

10月18日《双子杀手》全国上映,这部李安导演的最新力作,一度被视为2020年奥斯卡热门的电影,却惨遭票房口碑双扑街。IMDb评分5.7,Metacritic38,烂番茄新鲜度仅26%。即便是宽容的国内,豆瓣评分也只有7.1分,在李安的导演生涯中排倒数第三。

《双子杀手》海报

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4K+3D+120帧的画面之精细,让人颇为震撼,但故事情节确实太过老套,甚至不是那么完整。一贯坚持「电影是说故事的艺术」的我,并不能将之归为一部好电影。但是,看到网上那么多人说,这部电影的价值在技术,不在叙事,我又对自己产生了迷茫,难道是我对电影的理解出了问题么?

为了稍稍弄明白李安导演拍这部片的意图,我去了解了120帧技术,看了李安导演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还去补了些李安导演的电影和访谈,终于有点理解李安导演对4K+3D+120帧的执着。

一、技术,可以改变意义

在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中,来自神级文明的神,迭代穷举出了所有的五言和七言诗。尽管神最终因为无法通过技术,选出真正伟大的诗歌,而承认了技术在艺术上的局限。但是,当技术将所有的诗存储起来以后,那创作还能被称为创作么?人类做出再伟大的诗歌,也不能说是创作,而只是找寻。

技术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能达到什么,更在于它能改变意义。

作者:shot by cerqueira 来源:unsplash

对于像我这种缺乏电影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其实很难真正意义上理解,120帧的技术变革是多么激进。我们看来不过是画面更真实、更清晰,但论震撼程度,甚至比不是上当年卡梅隆的《阿凡达》。但是它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可能比后者激进得多。

传统电影美学很多是建立在24帧的基础上。24帧下电影画面的模糊感,营造出一种介于真实与梦幻之间的距离感,亦即我们所说的电影感。120帧改变的不仅仅是观影感受,更是颠覆了传统的电影美学。

高帧技术,消除了图像闪烁带来的距离感,电影不再是单方面的「讲述者」,观众也从传统的「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这种真实感带来的沉浸感,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呢?这需要有人去尝试。

二、电影:有的人坚守艺术内核,有的人扩宽电影边界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近日在采访中表示,他认为漫威电影不能算是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电影人和大众纷纷参与讨论,一边力挺马丁,一边力挺漫威。但仔细分析下,马丁导演话语中电影的用词是cinema,指电影,和电影制作的艺术、技术和产业。他后来解释漫威电影是movies,但不是cinema,前者可以泛指活动影像,而后者是学院派的用法。大致可以被看作是「稍纵即逝的工业作品」和「值得研究的艺术电影」的区别。

这是一个电影艺术者对电影内核的执着。他们希望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传递人的真情实感,来表达对人生、世界的理解,给观众以共鸣。

这些导演的坚持,是对电影内核的坚持,是对艺术的坚持。

作者:timothy eberly 来源:unsplash

但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范畴的影像行业在经历剧变,所有的规则都在被颠覆。一方面,其他影像作品在内容上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剧,在投入、情节、深度和质感向电影靠拢,时长越来越灵活,甚至还出现了交互式的电视剧。另一方面,技术使得其他屏幕的视觉体验越来越好,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大片的视听盛宴,中小屏幕在电影发行渠道中所占的份额急剧增长。

对观众来说,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成本,远超过其他影视作品,不止电影时长和票价,还包括来回路程所花的时间精力等等。那么电影什么样的特质,能支撑者人们去电影院,花几十甚至上百块钱的票价,是电影行业需要回答的问题。技术的创新也许是一个方向。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新技术能带来一种新的电影叙事手法。

艺术,需要有人去创新,也需要有人坚守。

三、李安:我只是想看到那个世界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永远的电影系学生,可以拍不同的电影、体会不同的角色,去世界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故事。……我希望用电影来学习人生,也学习我自己,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李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常来说,人都是年纪越大,越求稳,越难接受新技术。但李安导演却在六十几岁时,变成了一个外人眼中的技术控。李安导演在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首次尝试3D拍摄,发现传统每秒24帧极易造成「频闪」问题,于是开始尝试硬技术的范畴。开始了对技术近乎激进的探索。

李安导演真正执着的也并不是技术,而是对电影的探索。为什么电影一直是24帧?24帧之上,可不可以做出更有意思的电影?「我看到了这种技术带给影像的美感,即使知道走下去会很辛苦,还是忍不住去做。而且我也有义务,为年轻电影人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李安导演的尝试是否找对了方向,这只能留待时间来证明。但总是需要有人去探索新的领域,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也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得多。试想,当游戏和电视剧都在向高帧数发展,当人们的眼睛慢慢习惯高帧数的清晰感后,电影还能安全地固守原本的24帧么?如果我们正在走向虚拟现实的道路上,那么电影的边界还仅仅是24帧么?

《双子杀手》海报

严格来讲,《双子杀手》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只能算是一个实验。推动电影技术进步的最大力量,不只是个人的雄心与努力,更多的是市场的承认。3D技术早已有之,但直到《阿凡达》才让人们接受,正是因为卡梅隆用3D技术拍了一部好电影,讲了一个还不错的故事。

用新技术去讲述一个贫乏的故事,并不能让观众认同新技术的叙事方式。就市场反响来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远不及《阿凡达》,对于电影进程的影响也只能说是实验阶段,称不上是变革。但是,有探索,才有成功的可能,「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期待下一次,导演能用120帧的技术讲一个好故事,让我们看到那个新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