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个好名声
三亚电子公司,虽然创立的年头不长,但效益增长很快,当初它是被市里的领导招商引资引过来的,所以各方面也受到了优待,内外环境和税收等各方面一是得到改善,二是得到明显照顾。
老板东北人叫李三伢,他用独到的眼光看中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但是当地的治安环境较差,听说在他之前已经有三家公司从这座城市搬走了,他们前期都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据说有一家公司把设备刚拉到本市,准备在这里建厂大干一番时,先是有地痞无赖前来明目张胆的打劫,后有当地的地头蛇也来香分一杯羹,这家公司的老总,连夜将设备搬离,一刻也没敢停留。
李三伢没有来过这座城市,和招商局的领导坐在一起商谈时,他才抽出一小会的时间,打开手机上的地图,查看了这座城的地理坐标,又在网站上查询了这座城市的相关介绍内容及视频材料。
李三伢看重的是这座城的地理位置,它的商业布局南北和东西两条线正好都经过这座城市,如果在这座城市,建一座大仓储,那么它的产品向外输送速度将会提升1~2倍,这也是他看中这座城的最重要的原因。
李三伢的秘书也将收集来的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了李三伢,他看后确实有些犹豫,他走南闯北,也吃过这方面的亏。
无论在哪里投资办厂,生命和财产安全始终要放到第1位,他也不是没有成功的经验。
在西南的某座城,那里的治安环境一般,他也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
那就是找一位得力的当地人作为助手,只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后续的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
李三伢和几位主要领导商讨过,看来这座城,他们势必要拿下。不但要在这里办厂,而且要长久扎根。
克服重重困难,厂房已经建好,各个部门也运转良好,而李三伢得力的助手还没有找到,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他不想在这方面牵扯太多的精力,最后他把招聘人员的工资提升了一倍,招聘的岗位是人力资源部部长,要求必须是当地人,男性,当过兵的优先考虑。
谢志远来到他们公司应聘纯属意外,谢志远是退伍军人,自己和朋友开了一个养殖场,失败之后一直在老家待着,歇了近三个月,他到李三伢的公司附近的酒店给一个朋友送刚拿下来的驾驶证,偶然看到他们公司招聘的信息,所有的条件他都符合,最主要的工资比普通职工要高出一倍,这也是最诱人的地方。
上午办完事,谢志远下午就来应聘了。
经过公司人员的面试,谢志远留了下来。
谢志远是个重情义的人,公司开这么高的工资,他不好意思在那闲着,主动去找领导,多揽些活干,勤快惯了,一旦闲下来,身上就不舒服。
李三伢对谢志远说,你那边忙完以后就跟着我,有什么事我也好和你商量,特别是要找本地的领导以及疏通关系。
谢志远满口答应,他是本地人,人脉还是有的,他的价值在几个月后被无限的放大。
他成了李三伢离不开的人。
后来李三伢干脆就把治理内外部环境这一块都交给了他,该走动的走动,该联络的联络,入乡随俗。
有些事只需要给他言语一声就行了。
谢志远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也引起李三伢身边很多人的不满和嫉妒。
谢志远还有一个特长,在部队学过水电,在家歇着的那几个月,他就是跟人打些零工,找些安装水电贴瓷砖之类的零活。
而有的关系是经不住挑拨的,谢志远再办一件棘手的问题时,没有请示公司老总李三伢,事情勉强办成,但花销也较大,同时也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客户,没想到李三伢在这件事上做起了文章,在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通报批评了谢志远,会议结束第2天,李三伢想找谢志远就昨天的批评再缓和一下他和谢志远的关系,但谢志远并不买他的账。
不是家里急着用钱,老婆不愿意谢志远离开这家公司,谢志远早就想卷铺盖走人了。
谢志远从公司的红人变成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仔,在公司干起了水电工。
公司所有的水电都归他负责。
人一旦要是动了歪门邪道,工作肯定是干不好的。
果不其然谢志远就将自己对李三伢的怨气发泄在工作上。
他将公司电阀房里的电线做了手脚,负责安全排查的领导并没有排查出来。
一年后这个隐患才暴露出来。而此时公司的一份红头文件也放到了谢志远的面前。
经过公司上下领导的考察,将谢志远定为公司在本地的终身顾问,只要谢志远不主动离开,公司不会主动解除合同。同时公司拿出一小部分股份,赠予谢志远,共同将公司打造成大品牌大企业。
谢志远喜忧参半,喜的是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甚至是一辈子的荣耀,忧的是他对公司并不忠诚,他担心迟早有一天会被发现。
电阀起火的当天,谢志远在公司值班,也是他最先发现电阀房起火,他去救火,却葬身火海。
谢致远的最后一句话走,给我留个好名声。
他成了公司上下几千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