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时差党我的大学

记忆是一种味觉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愚夫

转眼来到五月份,不知不觉入夏了。我还没做好入夏的心理准备,带到英国的三件毛衣仍然搭在椅背上,长款风衣也挂在衣橱外面,前阵子降温的时候还以为有再穿上身的机会。今天起得很早,没到五点,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五点半左右,旭日东升,天空明朗而洁净,我本以为晴朗不过一时,天气仍会像前两天那样,淫雨霏霏,乍暖还寒。我八点多的时候望向窗外,依然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公寓小广场上的一对情侣已经换上了短衣短裤,这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夏天来了。这感觉颇有“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意味。

难得天朗气清,我突然有外出跑步的冲动,想第一时间感受谢菲尔德的夏天,尽管踝伤仍未痊愈。去年毕业前在中南的最后时光,我就是以跑步的方式迎接夏天的,挑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穿上跑鞋,绑好臂包,打开熟悉的歌单,在中南周围沿街道漫无目的地奔跑,碰到红绿灯就转向行人可通行的那条路,绝不停下。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原来中南附近还有很多小路和地方是我没有去过的,譬如本部通往岳麓山的陡峭山道和南校近旁波光粼粼的后湖。虽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这些记忆之外的去处却让这片故地变得陌生。与此同时,沿途经过的那些走过无数遍的道路、停留过无数次的地方,譬如麓山南路、后湖常去的几家小食店等等,无形中加深了我对这块土地的热忱。这种熟悉与陌生交织而引起的情感冲突在那一刻令中南变得更加立体。我希望再用这种方式帮助我记忆眼下生活的谢菲尔德。

吃完两块自制三明治,窗外的天气依然好得很,我收起对中南的回忆,预备出门。可是整理行装之后,我却不想出门了,因为突然不知该跑去何处重拾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我拿起手机,打开谷歌地图,指尖在屏幕上四处滑动。原来谢菲尔德这么大,我没去过的街道那么多,我没驻足过的建筑更超出我的预料。于我而言,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方都是陌生的,属于记忆之外。可是我想先重拾记忆,再慢慢过渡到陌生,也就是从熟悉的地方跑起,唤醒对熟悉之处的记忆,重温记忆之内的片段,再配合陌生,让这座城市在记忆中更加生动。然而,屏幕上错落有致的线条和方块丝毫不足以激起我跑步的兴致,甚至那些熟悉的地方也无法唤醒任何记忆,或者说,我对这些熟悉的地方本来就没有记忆。

我开始思索记忆缺失的源头是什么,为什么当我想重温这座城市的时候,却发现整座城市似乎都是陌生的。我再次回忆起中南的三年生活,往事历历在目,仿若昨日。打开记忆的地图,经行过的每条路、每一处都在具体而生动,我甚至可以回忆起这些地方的味道。味道?我忽然意识到,之所以此时对谢菲的记忆不深,甚或没有,是因为缺少一种感官的联结,而这种联结正是味觉。想起中南,每一处都有味道,南校是萝卜干腊肉和外婆菜炒蛋的味道,麓山南路是杀猪粉和芋圆的味道,后湖是淮南牛肉汤和香肠蛋炒饭的味道,本部是水煮鱼和碳烤鱼的味道。当时以为不过寻常的味道,离开已近一年,依然记忆犹新,味觉就这样把中南和记忆联结在一起。

至于谢菲呢,我没吃过几家馆子,更没有常去的餐馆。不像在中南时,每天早晨都要嗦一碗粉,一个虎皮蛋,几个肉包,每逢周末或者失落的时候都要去南校的苍蝇馆子点三两个菜,就着老板的唠叨下饭,每次女朋友来的时候都要把周围的美食扫荡至少一次,比如麓山南路的湘菜和本部后山的鱼。谈起谢菲全然没有这种回忆,每周例行去Tesco采购,各种肉、蔬菜、瓜果、零食,一日三餐自己动手,对整座城市没有任何记忆的味道。多年后,我可能依然记得这段留学经历,却不会想起西街的味道、呆萌的味道,又或学联的味道,因为这些地方没有跟味觉建立起任何联系。

这里的记忆无关乎味觉,只是一段过往。


文字 / 王煜旸

图片 / Pixabay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