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请幸福下去
1990年的冬天,特别冷,朱朱在肚子痛了三天两夜后,大年初一的晚上七点,终于把余丽平安生下来。记得刚生下来的时候,瘦小的人儿颤抖着小小的身子,“哇哇哇”地哭个不停,似乎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也许是不愿意来到这样的家庭。当护士抱着余丽来到余爸爸的面前,告诉他这是一个可爱的小公主,他双眼毫不掩饰的失望表示他并不喜爱眼前的小婴儿,而身旁的奶奶则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起来,嘴里还念叨着,“老余家绝后了”,“老余家绝后了”……
九十年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依然是只准生育一胎。朱朱和丈夫都是海关公务员,当然也要遵守生育政策。可是余爸爸家重男轻女的风气特别浓厚,而余爸爸虽然有五兄妹,但只有他一个男孩,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男孩。所以出生于这种特别重男轻女的家庭,余丽自然不可能享受到父爱。
在余丽半岁的时候,父母终究是离婚了。离婚时,心高气傲的朱朱只提了一个要求:“房子和存款归你,孩子归我”。就这样,朱朱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抱着余丽,潇洒地离开了那个自私的男人。但是如果因为朱朱这样的行为而认定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那就大错特错了。离婚后,朱朱就把余丽完全扔给了外婆带,而自己则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去单位上班。闲瑕时,朱朱也爱去逛街会朋友或者旅行,唯独从来没有照顾过余丽。
上幼儿园时,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接人,余丽总是满眼羡慕,她也会时常幻想自己的父母会一起来接她。只是这仅仅是一个奢望了四年的一厢情愿的幻想,当余丽认清这个事实时,她已经上小学了。那时候外婆生病了,只能托人把余丽送回朱朱那里。从那时起,余丽便每天跟着邻居哥哥去上学。朱朱从来没有送她去上学,而是依然逍遥快活。偶尔,她会给余丽煮一顿饭,只是几乎不下厨的人做出来的饭莱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余丽每次都毫不介意地把饭菜一扫而光,因为那是她唯一感觉到的母爱。
这些年,朱朱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她从来没带过任何一个男人回家。高三那年,朱朱第一次带了一个男人回家吃晚饭。那个男人看上去和朱朱年龄相仿,高高瘦瘦的,一脸憨厚。第一次见面,那个男人送了余丽一套《高考作文100分》,当时余丽只是冷淡地收下那套书籍,便埋头苦吃。朱朱坐在旁边欲言又止,而那个男人略显尴尬,那一顿饭就在沉默与尴尬中草草结束了。
后来,朱朱再也没有带过那个男人来家里。再后来,高考结束了,余丽选了一个离朱朱最远的城市。临去大学报道的前一晚,朱朱竟然破天荒地忙前忙后帮余丽收拾行李,还不停地嘱咐她出门在外要注意的事项。余丽没有吭声,只是她临上车前留了一封信给朱朱。信上只有简短的一句话:照顾好自己,还有,嫁给那个爱你的男人吧!朱朱反反复复地看着这句话,顿时泪流满面……
大学四年,余丽都没回过家,所有的寒暑假她都在兼职。也许是孤单了太多年,余丽对那个家那个妈妈已经失去了归属感,所以她一点也不愿意再回到那座城市那个家。只记得大二那年,朱朱唯一一次给她打过电话。朱朱在电话里细声细语地说要和那个男人结婚了,但并没有说非要余丽回去参加婚礼。余丽也没有回去参加婚礼,在婚礼当天,她去了学校附近山顶的庙里,在神面前虔诚地祈祷,求了一个福袋,并把它寄给了朱朱。
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余丽觉得自己的心已无法漂泊,于是决定安定下来,所以她选择了留校当一名辅导员。这时,那个男人给余丽打来电话。他告诉余丽,当初朱朱屡次拒绝他的原因是以为余丽不喜欢他。他还告诉她,其实朱朱当初很想她回来参加婚礼,每天都念叨着她能够回来看看,每天都把她的房间打扫一遍,只是倔犟的朱朱没办法说出这些。最重要的是他告诉余丽,朱朱病了,即将要动手术,却还每天都念叨着她。于是,余丽第二天便飞回到这座阔别了四年的城市。当她赶到医院手术室门口时,只见护士端着一个盘子出来。盘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块血淋淋皱巴巴的肉体,护士告诉她那是朱朱的子宫。余丽忽然觉得心里涩涩的暖暖的。这就是孕育了她十个月的“房子”,纵使这个女人又倔犟又任性,但至少她给了她生命,给了她衣食无忧的生活,给了她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忽然发觉,一向心高气傲的朱朱其实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爱自己的孩子。
正当余丽陷入沉思时,手术室的大门被打开了,护士推着刚做完手术的朱朱出来,那个男人很紧张地跑过来,满眼心疼,低头柔声地问:“还痛吗?”嘴唇苍白的朱朱视线越过他,冲着余丽露出一抹苍白的笑容,吃力地说:“不用担心,我很好”,说完这句话便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留下身后已泪流满面的余丽。
亲爱的,你要赶快好起来!亲爱的,请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