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小科普

【野生小科普】熟悉又陌生的水

2020-08-04  本文已影响0人  番茄随笔

从液体变为固体,很多物质的体积都会缩小,但是水是个例外。

变成冰后,水的密度减小,体积增大。这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水的性质。如果没有密度小于水的浮冰,那么冬天所有的水将全部冻成坨;北极熊等动物也不能在浮冰上歇息和捕食;地球的几次冰河期会有更多物种灭绝......

水真的很神奇,那么它为什么这么反常。

199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Francesco Sciortino首次提出了一种理论,他认为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水能以两种不同的液体形式存在,其中一种的密度比另一种更小;且在这样两种不同的液相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

有人分析,水之所以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液相,是因为水分子的形状能以两种形式的结合。在密度较低的液相中,四个水分子会聚集在一个位处中间的第五个水分子周围,形成一个四面体的几何形状。

在密度较高的液相中,则还会有第六个分子会挤进来,从而增加了局部密度。

最近Sciortino和其他科学家合作,以两种水模型为实验对象,发现了亚稳定的液液临界点,终于证实了他在1992年的猜想。

原文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1/28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