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45】八佾篇第五则
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五则。
1、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夷狄还知道有君主,不像周朝诸国连君主都没有了。”
“夷狄”,古代生活再中原地区的人以自己为文明开化者,称四方之族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诸夏”即周朝诸国,为华夏文明区。春秋期间,周朝曾经五年没有天子;鲁国曾经九年没有国君。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无君,必定大乱。
我们常常说:“礼失而求诸野”,“野”指比较落后偏僻的地方,这些地方还保存着一些比较特殊的礼教。夷狄还知道有君主,不像周朝诸国连君主都没有了。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孔子认为,蛮夷之邦即使处在有国君的状态,也还是比不上连没有国君都没有了的中原之国。这种类比,难免让人有一种感觉,是否这种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倾向,对“蛮夷”鄙夷太过,不是很合适。但看了南怀瑾先生对于这则的解释,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礼乐精神也是,中原之邦即使到了没有国君的混乱境地,但其绵延的精神实质还是会流传;在这个层面上,夷狄空有国君,而无文化与礼乐,确实是稍逊一筹的。
4、弘丹学习心得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孔子这句话是非常有讽刺意味的。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却不如夷蛮之地,还保存着传统的礼数。
对于封建社会,常说的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无君,必定大乱。所以,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想必也是深深得忧虑吧。
傅佩荣老师讲的“礼失而求诸野”,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解读这句话,可能是,偏远的地方更容易保存着一些不合时宜的礼数。像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能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想,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礼数,但是,偏远的地区,因为闭塞,更容易延续这些不合时宜的礼数,比如,现在常常见诸媒体的“闹洞房”惹出来的是非。
读鲁迅的文章,我们常常感受到民众的愚昧,但是,偏远的地区,新思想,新风尚很难传到这些地方,所以也就不容易跟上时代的潮流。
5、都市隐居人解读
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王,还不如中原诸夏国没有君王。”
这句话过于简单,历代常有完全相反的解释方式。
一种方式是说,连夷狄都有君王,不象诸夏,僭礼篡位成为常态。君臣是礼中的大节,大节都失去了,其他的细节又有什么意义?这种说法在五代初年,国家经过长期的混乱,渴望统一的局面时,以及元朝末年渴望驱除鞑虏恢复汉人的尊严时成为主流。
另一种说法是夷狄纵然有君王仍然是野蛮民族,不如中原诸夏。君臣只是礼中的一部分,但不可以没有礼,就算没有君王,中原各国各大家族的贵族中仍然保持着礼,仍然是文明社会。这种说法在五胡乱华,东晋贵族南渡时比较流行。
至于现在,不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两种情况在现在都成立:中国社会现在普遍缺乏信仰,虽然号称是礼仪之邦,传统礼仪已经给丢得差不多了,反倒开始普遍羡慕起国外的文明、国外的领袖和政治制度了;但是中国虽然现在有很多问题,解决方法还是要从自身来找,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明种子已经流传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生活中,以及各种典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