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理论分享】NO.11《救猫咪 电影编剧宝典》第十一节 斯奈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候场剧制
导言:本文将介绍《救猫咪 电影编剧宝典》p35~p36的内容,讲述斯奈德先生归纳总结的“被制度化”型,这个类型讲述的是关于团体,组织和“家人”的故事,讨论为了多数人牺牲少数人的问题。这种类型的例片如下《飞越疯人院》《美国丽人》《陆军野战医院》《教父》《朝九晚五》《动物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一对照影片,进行研习,灵活掌握。
如果你看过《教父》应该对里面的阿尔帕西诺所饰演的迈克印象深刻,最开始他和自己的未婚妻讲述自己如何讨厌黑帮,绝对不会涉及家族事业,到最后为了家族里其他人的利益,背负起众人的希望,牺牲自己,扛起整个家庭。这种类型影片的结局,基本都是“个体被群体吞噬”
我们把这些影片故事归入“被制度化”型的原因是这些故事里的群体动态通常是疯狂的,甚至是自毁的。这些电影都是关于群体前进中赞成与反对两方冲突的故事。通常,“被制度化”型电影会以外来者(即主角)的视角讲述。主角和观众一样,对这个疯狂的集体毫无所知。这个时候,会有一个组织里经验丰富的人来带领主角进入群体。那么我们观众刚好借助主角的眼睛,来认识这个疯狂的组织。最终主角会主动或者被迫的融入这个群体,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群体的利益,尽管群体的利益不一定是正义的。
个人建议,这个类型,好好研究《教父》和《飞越疯人院》,基本可以掌握。
喜欢本文的读者,欢迎转发分享,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欢迎沟通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