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10
昨天听智慧老人的话,我成不了活菩萨,成不了大英雄,但我可以做到“待人要平和,讲话勿刻薄”。
今天继续往下听:
30.志高者超群,心高者务虚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①,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求远,难期有成矣。
①同流合污:言行、思想与不良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指跟品质恶劣的人一起干坏事。
“有志不再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高远的志向可以引领一个人积极进取。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激发自己的潜能,遇到困难时,以心中宏大的目标激励自己,直到成功。
一个人应胸怀大志,但不可眼高手低,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却总想着更大的利益,这种不知脚踏实地,总是好大喜功的人,最终往往徒劳无功。
还有一种人十分常见,他们的目标很高,却没有实干精神,遇到困难就退宿不前,像这样志大才疏的人也很难获得成功,人们常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只有那些有远大志向又坚持进取的人,才能实现梦想。
31.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①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讲大经纶②,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头号,决不怪怪奇奇。
①谄:阿谀奉承。
②经纶:经世治国的学问。
清贫与富贵并不能作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贫穷并不是令人耻辱的事,如果不自轻自贱,而是勤奋节俭,发奋努力的话,最终会出人头地的。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在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粥,等到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拌上一些腌菜吃。有家境富裕的同学想接济他,送给他一些菜肴,但范仲淹却放在一边,任美食腐烂。同学问他原因,范仲淹说:“我感谢你和家人的好心,只是我习惯了吃粥,心理安定,你如今要我想用如此丰盛的菜肴以后,我还怎么能再安心的吃得下白粥呢?”正是凭着这样的骨气和毅力,范仲淹才成为“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可见,真正可耻的不是清贫,而是身处贫贱却没有上进心,向富贵者屈膝献谄,以求得到利益,这样的人也就失去了尊严。
研究经世治国的道理和学问,贵在讲求务实,如果脱离实际而流于表面的话,就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造福百姓。因此,真正有才学的人做事从不哗众取宠,不浮夸、不矫饰,而是扎扎实实,贴近实际,这样的人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真正有实效的事情来。
32.以物喻理,顾名思义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①,比兄弟为花萼②,比朋友为芝兰③,敦伦④者,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⑤曰秀才⑥,称贡生⑦曰明经⑧,称举人⑨曰孝廉⑩,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①桥梓:又作“乔梓”。桥,指乔木,高大挺拨、枝繁叶茂。梓,是一种低伏轻软的树木。古时常用“乔梓”比喻父子关系。
②花萼:因为花和萼同出一枝,彼此相依,所以常用来比喻兄弟。
③芝兰:以香草名比喻品德高尚的朋友。《孔子家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④敦伦:使人伦关系和睦。
⑤诸生:原指众儒生,明清时期指进入县学的生员。
⑥秀才:泛指读书人。
⑦贡生:科举时代被举荐深入太学的生员称为贡生。
⑧明经:明清时期,明经是对贡生的敬称。
⑨举人:明清时在乡试中被录取的人。
⑩孝廉:明清举人的别称。
古人的生活更贴近自然,所以曾以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事理规律。以“桥梓”代指父子关系,以高大的乔木来比喻父亲,以幼小的梓树来代指儿子。父亲要爱护儿子,全力培养教导,使其成才。而孩子要尊重父亲,理解父辈教养自己的一片苦心。
花与萼同根而生,可以让人想到血脉相连的手足兄弟。
芝兰香草散发出悠远的清香,好像品德高尚的人感化朋友,使朋友也熏染上了芬芳一样。
乔梓、花萼、芝兰香草,都是自然界的生物,古人融入自然,体察其中的深刻内涵,让人更能体会到人伦事理的深刻意义。
秀才、明经和孝廉,原本是古时选拔人才的科目,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科目不再设立了,但后来人们仍然称“诸生”为秀才,称贡生为“明经”,称举人为“孝廉。”
可见,时代变迁,但其内涵依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秀才”是指学有成就的读书人。“明经”则是指通晓经典中的义理,而“孝廉”则是源于汉代的选拔孝顺、清廉的人做官,以激励人们培养美好的品德,可见读书人应该仔细思考一下这些头衔背后的含义,如果做不到名副其实是否会感到羞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