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分享素材库青枫投稿社心理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2022-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城南北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师一直潜心修炼,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的本领。有人虚心向大师请教:“如何才能练就如此神功,能有移山之能?”

    大师笑着说:“练此神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上本无什么神功,无非就是世人所谓信念,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现实的世界,那我们就试着改变自己。但,恰恰相反的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世界,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对抗这现实的不公,人间的薄情。其实,改变这个世界唯一途径就是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这个看似普通甚至有点搞笑的“人生三问”,其实出自《劳特里奇哲学史》第一卷。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拷问灵魂的哲学问题。

  认识自己:我是谁。在这个真真假假虚实结合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孩子,父母,爱人,朋友,同事,领导,下属,陌生人,我们总是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来回切换,或游刃有余,或力不从心。那么,在退掉这些角色和面具时,哪个是真的我呢?我们要认识另外一个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另一个自己也许是愚昧丑陋的,也许是冷漠薄情的,也许是勇敢果断的,也许是热情善良的。不管是哪一个,只有在认清自己之后,我们才能与自己对话,才能不断地自省与平衡,不断地吸收与成长,不断地完成强大。

  认清世界:我在哪。是啊,我在哪呢?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前行,却又慢慢崩溃的世界里,它就像那座大山,横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想要用尽浑身解数练就“移山大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我们置身于山中,我们看不清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在这个充满迷惑的世界里,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出口或者方向,才能确定自己要做什么。

    认准方向:我在干什么。两个男孩在厕所相遇,一个男孩向另一个男孩及借点手纸。走出去后,两个男孩儿在一起攀谈,其中一个苦恼地说,“最近家里总逼着我学琴,可我怎么都弹不好。”

    另一个男孩儿说;“弹琴一点都不难啊,我5岁就开始弹琴了。可是我烦恼的是,我的家人总逼着我学习写诗,我怎么才能写出来啊。”

    那个男孩听后笑着说;“这个给你吧,拿回去交差,我最喜欢的就是写诗。”

    其实那个不爱弹琴的男孩就是大诗人歌德,而那个不爱写诗的男孩就是音乐家莫扎特。

    人,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才会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而在此过程中,总会难免有一些失败的尝试,或者是环境的阻碍,但我们若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喜欢,不留遗憾已是万幸,何谈改变呢?

    “人生三问”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定的过程,也是重塑自己的开始:

    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一个人或者一类人作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找到共性和特质,不断地努力靠近。当然,努力是要有方法的。我们从目标出发,沿着榜样的方法,拓展思维,结交同类朋友,每天提醒自己离目标的距离,反问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用这样的心理暗示,强化心中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无论我们面对怎么样的周遭环境,都要坚持自我,勇敢地克服一切难题,持守心中的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若现实如山一样我们无法改变,那我们就尝试着凌驾它,翻越它,改变自己来靠近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