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是如何拉开差距的
标题:人和人是如何拉开巨大差距的
字数:1200+字
笑来老师曾经说过,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就是行动。
这个行动,会让大家差在哪里呢?
比如说在写作的成长路上有3000节台阶,没有写作的时候,大家都是底部原地,如果完成第一篇文章,就能上一个台阶。如果完成二篇,就上二个台阶。
未写作的人,记做A;
写完1篇的人,记做B;
写完2篇的人,记做C。
很多时候,ABC初期都只有很小的差距,后期就会越来越大,他们都头顶同样的蓝天,呼吸同样的空气,看见同样的台阶,但是ABC看到的世界是3个层次的,如果我们用高度来看,他们是在3个高度上来看世界。这个就好比,穿上高跟鞋的女生和不穿的,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用极端的来讲,就是一个1.4米以下的孩子,和一个1.7米的成人,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在人群里,孩子看到人的腿多,成人看到的头比较多。
另外即使大家看到同一个事物,但是由于过往的认知,对事物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ABC都是第一期写作课学员,同时听笑来老师讲第二期写作课第一节,如传递感知。
A会思考,笑来老师讲得真好,我以后再练习写作吧,或者说,我哪天开始写作。
B会思考,我这次用到笑来老师讲到的这个知识点了,确实很有用,我后面还需要多多练习。
C会思考,笑来老师不仅讲的好,而且我用确实有用,我打算收集或搜集哪些资料,定期把我的感知写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即使同时在听一件事,解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思考的更不一样。并且,C比A和B有了更多维度的思考。B比A多了一个维度去思考。
而每一天的一些同样事情发生,C总是想的更多一些,而且B和C又开始不断升级到下一个台阶上,A可能还在原地。新的认知不断在B和C中出现,最后即使看到同样的事物,C看到的维度不断增多,也更全面,时间久了,C就可以进化成另外的新物种。
每天依然是发生同样的事情,每周依然是笑来老师讲写作课,但是大家思考的维度发生了变化,看到的结果就是3个层次的。
由于思考的不同,即使看到同样的事物,由于加工处理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最后在大家大脑里面的感知就不一样,就好像B和C都进入到了不同的镜像世界。他们总是和A想的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只要行动起来,就能拥有更多的思维角度,这样我们就会变成一个不断在进化的学霸,最后进化成真正的新物种。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的人的成长率是一条缓慢斜向上的抛物线,有的人一直是一条直线,有的人却一直没有这条线,你是哪种呢,你想成为哪种呢?
笑来老师还说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所以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用这句话检视自己,日积月累,你就量变到质变,能脱颖而出了。
《掌控习惯》里面曾经说到,英国自行车队排名曾经是落后的,后来来了一个教练,只不过每个部分调整了一点点,最后效果是惊人的,连续多年获得奥运会的冠军等。
我们如果在写作方面,每个方面长期持续打磨一点点,一年下来,你就是践行的牛人了。
当我们确确实实行动了,便会升级过去已有的认知,你会发现,践行的世界,和单纯的认知世界有时候就像镜像世界,时而一样,时而相反。
想写作的朋友们,让我们开始行动吧,让我们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吧。
干就是了,又不是没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