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执行力”
周末正式开启用flomo做规范的读书笔记,在外出的地铁上,正好重读了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内容已经听过很多遍,也看过很多遍,但是每次重读的时候,总是有新的收获和启发。主要原因就是当下的自己经历了很多,认知上也是增长了不少,因此重读的时候,总是会有新的观点产生。
常读书,常更新。
今天重读的概念是“执行力”。
我曾经自诩执行力强,今天在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又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
书中提到: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一、内化
我每天上班工作,学习到新的知识点、新的技能,这些都是刚刚粗浅的的认识和了解到。只有当我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内化后,熟练掌握后,才能算是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内化也就是不断重复,就像卖油翁的“无它,手熟尔”。
这个重复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丰富的重复。
一定要注意:是丰富的重复。意味着你要用多种方式来重复同一件事情。你要在这件事中找到乐趣,才能持续不断的做下去。
关于这个重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呢?
当然有一些参考标准啊。比如,很多职场的高手,之所以能够做出很多明确的决策,关键是在于他们已经在过去的职场中,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了,因此他们能够建立更加有效的快捷方式,用直觉来做出决策。
还有很多老师提到过的,读书如何学以致用,就是要从书中看到的有启发的知识点,要围绕这个知识点,做深入思考,去想这个知识点与我实际的什么事情相关?这个启发点与我曾经看过的哪个知识点类似?
我曾经在做招商的时候,刚刚开始学习如何寻找关键客户。职场的老人会给我传授一些程序化的标准动作,我先是模仿。然后我就开始做一些丰富的创新,会在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猎头找关键候选人的方式,然后把这个方式用在找关键客户方面。后来关于招商这件事,我把涉及到的所有环节都做了详细的拆解,每一步都可以做出丰富的重复,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内化后,还需要生产,这个生产其实就是内化熟练后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际场景的持续应用来进一步强化新的技能。
二、应用
后来在职场中发现,有些人执行力强,核心原因是他想明白了。这个想明白其实就是已经完成了内化的动作,因此会不假思索快速执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写作。
我日更公众号 200 多天后,对这个深有体会,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复思考,反复输出思考结果的过程。
写作需要重复练习很多基础技能:前后逻辑要通顺、表达能够清晰流畅、输出的角度要能够关照到读者因此要具备沟通能力、基本的概念表达要清晰,传达主题内容要紧密围绕主题等等。
职场中,更是一个修炼的道场。
如何开会?才能把年度任务下达下去,落实到每个部门。
如何发言?才能够让领导、同事认同自己的观点,支持自己的方案?
如何和领导汇报工作?之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从哪个角度出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够让领导同意自己的方案和建议?
上述这些场景都是在职场中反复出现的,只是里面装的主题不同,那么都需要把基本技能练习熟练,同时要在具体场景中去应用和实操,实践后,才能发现自己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做不完善,如何调整,下次能够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