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正齐

标题:孤独,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正文:

如果有人问孤独是什么?你会怎么说?

孤独是如此:买了一杯咖啡或者奶茶走在路上,突然想去卫生间,却不知道该把手中的杯子放哪里。

还是像这般:人最孤独的时候,莫过于置身于成堆人中间,却无人理会。

一直以来,孤独貌似都被包装成很“孤独”的样子,与外界隔绝,孑然一身,惨兮兮的感觉。

可你知道吗?世界上有着另外一群人,他们很享受孤独。

卸下一天疲惫,暂别柴米油盐,驻足阳台窗前,燃上一颗烟,望着外面漆黑静谧的夜色。

内心感觉很富足,当远离尘世的喧嚣,剥去生活伪装的外表,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

同事小邵30出头,年纪轻轻却已在分公司总经理的岗位上,履职多年。

以前同在一个项目,低头不见抬头见。现在他常年驻外,难得一见。上次回总部开会,偶然碰到。

聊到近况,他感叹自己这两年过得特别“孤独”,去年整整一年仅回家了两次。

我很惊讶,作为分公司一把手,的确负责的工作会很多,但也不至于这么忙吧。

意识到我的困惑不解,他赶紧补充:倒不是工作抽不开身,主要是报了清华大学MBA,所以......

公司现在面临上市,组织机构也在不断调整中,趁着年轻,我想多接触国际前沿管理方式,拓展视野。

其实前年就报了名,由于笔试没过关,去年进行了重点准备:除了日常工作,每天雷打不动学习2小时。

哪怕是当天有应酬实在推不开,也会在临睡前看30分钟的书,不见得能记住多少,但我相信习惯的重要性。

如今顺利通过复试,9月份正式入学。回头看看一路走来不容易,但很值得。

除了自律的习惯让我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孤独”着实帮了我大忙。

因为孤独,所以更加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全情投入。

2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孤独体质”的人。

假期里,别人游山玩水、放飞自我,我宅在家里读书写作;聚会时,别人推杯换盏,侃侃而谈,而我却是话少的那个。

就连平时上下班,地铁里的我也像个“另类”,别人刷着抖音听着歌,我则打开石墨忙写作。

其实以前的我并不是这样,通勤路上90分钟,不是打瞌睡,就是刷微信。

直到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彻底让我清醒,从此不再浑浑噩噩,而是不断追问自己:如果足够努力,极致努力,人生能活成啥样?!

于是,清晨与雨露相伴,晚间与夜阑共眠。

我不再放过任何成长的机会,竭力打造专属自己的“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定义的,他说家庭为第一空间,公司为第二空间。而咖啡店、图书馆等为第三空间。

知乎有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

高赞回答是:不想下车,是因为推开车门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老公,唯独不是自己;

一个人在车上静静,抽根烟,才是自己。这就是一种“第三空间”的感觉。

其实“第三空间”并不拘泥于地点,甚至可以是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段。它实际上是一个与自己相处的空间。

比如地铁就是我上下班时的“第三空间”,我徜徉其中,肆意成长,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因为独处,才有更多的自我觉察。

因为觉察,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3

叔本华:一个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刘同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孤独听起来冷冰冰,但每个人必须勇敢去面对。

孤独看似不亲近,其实它常常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心。

跳舞吧,像没有人观看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让自己去享受孤独吧,总有一天,你会感谢孤独的日子,因为孤独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