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一百八十九天
我有多次濒临死亡的经验,第一次是我八九岁岁的时候,那是个盛夏,放学的时候同学说去游泳,在一个很深的水潭里,我不敢,我们班有一个比我们大的同学对我说,没关系,我背你游,于是我就去了,他在清澈见底的水潭里游到一半的时候体力不支,想让我放开他,我记得下水前说的话,我就牢牢地抓住他的脖子,后来还是挣脱了,我就使劲挣扎,可是怎么就没法露出水面,在我感觉快要死的时候,迷糊间我看到两个人游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臂就游出去了,现在看来他们游的就像孙杨那么快,在那之后我对水就有了一定的恐惧,之后一段时间不敢碰水,也不能看水。
后来经历过多次类似事件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待渐渐长大以后才明白那种恐惧和面对死亡的无力感,教会我升起另一种内心的力量:我应该怎样去面对死亡的恐惧!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不怕死的观念,我敢于尝试,敢于挑战自己,就是不断地折腾自己。
大学时代看到自行车极限运动视频,看完之后我热血沸腾,立马跑到教学楼门前骑下来,57级梯子,在最后3级梯子的时候自行车转头我摔倒在地,自行车的前圈坏了,还好没受太大的伤;看完极限运动的蹦极视频,拉上朋友去最近的蹦极地点,一跃而下,虽然快感只有2秒;看到野外生存的视频,我也想体验一下,就跑到老家的深山老林里睡了一晚,后来才得知那老林里有獠牙野猪、有豹子、五步蛇、等。
270和梁红在今年去俄罗斯建水幕光影墙致敬二战老兵的时候,有一位九十六岁高龄的玛利亚奶奶,被称为铁奶奶,铁奶奶在二战中曾“死过”两回,连家人都参加过她的葬礼,幸运活下来的铁奶奶,已经成功挑战包括潜水、滑翔、跳伞和风洞飞行极限运动项目,铁奶奶说: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他战死的哥哥,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在《西藏生死书》里面讲到一个小故事。
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她的儿子复活。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妇人很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妇人说:“我问了很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这告诉我们,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谁也逃不过,所以你必须去接受它。
《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与哲人之一。这本书教会我三件事:死亡不知何时会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从“死亡”这面镜子里看见人生。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谁也逃不过,不管你面对与否,你都得去接受它。正视死亡,并且从对死亡的敬畏里重新理解生命。
我还小的时候有过一次被困柜子的经历,是一个很小的木柜子,我不小心把自己困在里面了,一开始我在里面非常的安静,感觉到这比外面好太多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恐惧了,不知道为什么。长大后看一个纪录片,里面有这样一个大叔,他偶尔会睡在棺材里,他说在里面他内心非常的安静,无论外面怎么吵杂,在里面都能舒服地睡上一觉。可能会有人接受不了,那只是你接受不了死亡,不敢去想。
思考死亡并不会让人生变得消极。当我开始接受死亡,知道它必然要来的时候,我的心比以前放开了。没有什么可避讳的。我们的文化里很少提到死亡,偶有提到,也是很晦涩的,认为是不吉利的。但是,正因为我尊重死亡,尊重一个所有人都不能逃避的现实,我反倒能坦然地去面对它。
当你知道死亡是一个一定会到达的终点时,你在到达这终点台的过程中就会珍惜,就会明白人活的是一个精彩地过程,结果怎么样反倒不那么重要。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因为失恋就想死,因为被侮辱了就想死。你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因为每一刻都是完全不可能重复的。所有人过往都无法重现,就算你刻意去走同样的路,见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但时间是不一样的,天气是不一样的,心境是不一样的,一切都是不可重现的。
了解死,更珍惜生。《西藏生死书》是一本需要用生命去阅读的书。
很多人以为死亡是很老的时候才发生的,其实不然,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谁会先来!指不定上一秒你还在呼吸,下一秒就闭眼了,当你真正面对它在面前的时候去后悔,去遗憾,知道那一刻才是真的,这时候已经晚了。
2018年10月2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混沌学员/94后/骑行者/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