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梳理

第1012篇|《气候》知识点提纲2023-10-08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不犹斋

《气候》知识点提纲

第一部分  气温

1.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冬季特点及原因。

(1)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1月份0⁰C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3)原因:纬度因素;冬季风的影响。

3.夏季特点及原因。

(1)大部分地区:普遍较高,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都在20⁰C以上

(2)少数地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原因:海拔高。

4.气温之最。

(1)冬季最冷: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

(2)夏季最热:新疆的吐鲁番

5.温度带。

(1)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

(2)5带+1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区

(3)山东省位于:暖温带;跨温度带最多省区:甘肃省;

(4)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温度带的不同(南北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生产出的水果不同。暖温带:苹果、梨;亚热带:柑橘;热带:椰子、香蕉;

(2)传统民居不同。北方:封闭程度高,墙体厚;南方:高大宽敞,注重通风和透气;

(3)熟制(耕作制度)不同。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热带:一年三熟。

第二部分  降水

1.特点:很不均匀,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因素:海陆因素;影响: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3.降水之最。(1)降水最多: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2)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

4.如何理解我国降水特点“很不均匀”?

(1)时间分配不均匀。集中在4-10月(夏秋两季)

(2)雨季长短差别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年际变化也很大。

5.干湿区的划分。

(1)依据: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2)分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3)分布: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半干旱、干旱为主。

(4)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800mm等降水线

6.干湿区的不同(降水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房顶形式不同。甘肃的土墙平顶房(降水少);浙江的砖墙斜顶房降水多,便于排水);

(2)农业类型不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3)农作物种类不同。湿润地区主要种植喜水水稻;半湿润地区主要种植耐旱的小麦、玉米。

第三部分 主要特征

1.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分布。

(1)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3)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4)横断山区,垂直变化。

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漠河: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2)海口: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3)吐鲁番: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4)五道梁:高原山地气候,终年低温,降水少。

(5)武汉: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季风)  (3)地形。

5.季风的形成。

(1)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海陆热力差异大。

(2)冬季风:源地是亚欧大陆内部;风向偏北风;气流性质寒冷干燥;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外;

夏季风:源地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向偏南风;气流性质温暖湿润;影响范围东部地区。

6.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与同纬度阿拉伯半岛比较)长江以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2)(与同纬度欧美地区比较)季风使我国气温年较差增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