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怎么办[发表于《师道》2022.6]

2022-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霞成都

我是一名工作了几年的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乡镇学校教书,目前带这个班已经3年了。在教学之余,发现一些家长的工作很不好做,特别是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监督很不到位,完全就是“甩手掌柜”,直接把责任扔给老师和学校。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在家长群吆喝了好几次要带孩子去测核酸,也编辑了群公告。可是,到了复课的前一天进行统计时,发现班里还有6位同学没去测核酸。其中,只有1位同学的家长如实告知,其他几位家长都一声不吭。

我也曾多次找学生了解情况,他们要不说家长忙,要不说不知道。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我隔三岔五地跟这些家长电话或微信联系时,大部分家长都有回应,也了解到他们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忙。但当我在家长群里发通知时,能进行阅读的家长只有一半左右。如果学校的每个通知都要逐一打电话告知家长,是非常低效的。特别是疫情上网课期间,老师把作业发布在家长群,让家长对各自的孩子进行监督,结果每次班里的作业提交率只有58%。只有一一打电话给家长,作业提交率才会提高到89%。剩下的11%是因为家长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各种说辞。

作为班主任,我们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发挥教育合力。如何让家校合作高效进行?希望老师能指点迷津,谢谢!


彭老师:

你好!

阅读你的来信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连串的工作场景:编辑群公告、核对核酸检测报告、收打卡信息、群里催促作业、和家长电话沟通……自新冠疫情以来,这些工作已成为我们的常态。可这些常规工作仅靠班主任很难高效完成,它们都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如果家长的态度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漠不关心,我们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琐碎的事务中,工作疲惫却没有成就感。让我高兴的是,你并不认为这是班主任工作该有的样子,你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难得的是,你从这些问题的表象出发,直指实质:班主任如何有效推进家校共育?

我想先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如何高效完成需要家长配合的常规工作?我看出了你的困惑:单独和家长联系时,他们大多有回应;可另一方面,群公告的阅读量低、群通知的工作落实度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我想原因之一是,两种沟通方式中,我们谈论的主题是有差异的。和家长单独联系时,沟通的主题通常指向某一个孩子个性化的问题。当话题的对象是自己的孩子时,家长会非常愿意参与讨论,他们既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又想和老师一起促进孩子的成长。可群公告多是指向全体学生的事务性工作,家长对其的重视程度自然会降低。再加上疫情以来,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相对较多,日复一日,家长会产生疲惫心理。要改变现状,请家长们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我有以下建议。

1.获得理解。在家长群中或家长会上当众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和感激:理解学校的这些工作为家长们增加了负担,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同时告知家长,上级和学校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哪些要求,以及为什么有这些要求,明确我们共同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当家长感觉老师总在给他们布置任务时,我们的工作就不好做了;但如果家长能意识到,对支持老师工作就是在帮助孩子的成长,他们就会立刻和老师站在一起。只有当老师和家长从心理上站到同一战线时,我们的工作才会是高效的。

2.寻找帮手。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学生家长是非常支持学校工作的,他们就是我们的好帮手。可以通过观察,选择几位家长组成家委会,邀请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我所带班级的家委会由5位家长组成,全班家长被分为5个小组。家委会的家长除了分担不同的家委会职责之外,还各自带领一个小组。当我发布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后,小组长会分头督促家长。由于每个小组人数不多,所以组长工作负担不算太大。在相处中,小组内的家长会彼此熟悉起来,有利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若有家长在完成学校任务时遇到困难,也可以及时获得其他家长的帮助。

当然,班主任需要号召家长们支持家委会的工作。比如,我前几天在班级群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近期每天打卡、填报资料,辛苦大家了!常常看到大家在互相提醒,偶有忘记打卡的家长在收到提醒后,也会马上打卡。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正因为有您们的配合,老师们才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中,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们身上。更要特别感谢家委会的家长们,他们跟大家一样有家庭的琐事,有工作的压力,但他们怀着满腔热忱为班级做事,恳请大家一定配合他们的工作!再次感谢!”当我们获得了家委会的支持,就如同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搭建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

3.明晰责任。其一是班主任需要明确告之家长有哪些工作需要他们的配合,又该如何进行配合。有必要时,给出具体的操作流程,教会家长进行操作,使每位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其二是划分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明晰哪些是学生负责,哪些又是家长负责。我们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锻炼和发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意识。比如,网课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业是学生的责任,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主动提交,家长只是起到督促和辅助作用。

4.善用小程序。很多小程序都具有一键提醒功能,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程序。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可以由小程序发布任务,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统计和提醒,以减轻工作负担。

以上几点建议,彭老师可以试一试,希望可以帮到你提高常规工作的效率。但要有效推进家校共育,只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有更系统化的思考和实践。

首先,教师要有科学的清晰的治班理念。治班理念决定着我们将把一个班级带往何方,是治班的根本。在接手一个班级之后,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尽快了解学生和家长,通过对班级现状和家长特点的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梳理出治班理念,并依此制定班级发展规划及近期目标。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就和家长分享治班理念及班级规划,明确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合伙人”的关系,为家校共育奠定基础。此后的每个学习阶段,及时分享孩子们的成长动态、班级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和现阶段对家长的建议,推动家长们参与到班级的发展中来。

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自我的家校共育能力。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不仅是为了使家长配合学校和班级的工作,更应从家长的需求出发,运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没有父母天生就掌握了家庭教育规律,需要积极学习。教师能否激发起家长学习的主动性?能否指导家长学习?能否在家长遇到家庭教育困难时给予科学的帮助呢?这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学习和实践。我们需要学习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知识与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和梳理经验。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给家长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再则,建立多样化的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除了家长群之外,家校沟通还有多种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带领家长开展共读活动,在共读家庭教育著作中提升育人能力;可以开设班级公众号,及时分享班级特色活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展示教师风采等,更方便快捷地进行家校沟通;可以请家长进学校,开设“家长课程”,进行职业分享;可以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分享,寻找解决策略,等等。

不知我的这些浅见能否开拓彭老师的思路?“家校共育”是每个班主任都会面临的课题,当你开始思考,就已经走在了专业成长的路上。期待彭老师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域特点,从小处着手,对家校共育进行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解答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正高级教师刘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