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之分析与批判——物质人生观
在上一篇中,我们分析批判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世界观是不同于马克思的物质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观、社会观。
而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从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的一个恩格斯的抽象说明与列宁的形而上的经典定义(一点儿也不辩证)。
在这篇,我们再看一下,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观、社会观。
人类社会.png
在上一篇的“物质世界观”中,教材已经把人们带偏了。它把马克思的“在物质的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通过观察者模式中被观察的客观对象 颠倒 成了——“客观实在被感知性的独立性与根源性,思维能动性是依赖性与派生性”。不过这种带偏,也真不能全怪后世马克思主义者的教材。因为,卡尔本人也是难辞其咎的,他本人留世的著作中也充满了各种矛盾,这给后世继承者的分化与争论留够了空间。因此,在教材中,这一节内容,只有介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被感知性,而没有介绍人类社会的运动性——精神思维能动性。只介绍这“第一性”,而不再提“第二性”。并用半生不熟的科学知识去解构人类社会的“第二性——意识”。而其目的,不是去论述什么是意识与意识的本原,而在于论述“人的意识的物质基础”。其结论,就是意识的本原是什么,暂时不知道,这问题留给科学主义吧。当然,这也是因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也因此,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只是个科学的问题,而不再是哲学的问题。
自然前提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基础,则是劳动。
这里的“自然前提”,在唯物主义者来说,就是那“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形而上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里的“劳动”,就是后边讲的“实践”的同义语。当然,其本质还是“思维”,只是唯物者不谈本质,只谈形式与现象。唯物者谈论“劳动与实践”隐去了人本身内在的“能动性思维”。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物质实践。
劳动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劳动专属于人的劳动
将“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理解为“思维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劳动是内在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思维的外在表现却不只劳动这一种形式。只提劳动,本就已经狭隘了思维自由表达的其他多种形式。
而讲“劳动是物质实践”,这种表达,是不严谨的日常用语。它其实是想表达“劳动是人对自然物质世界改造的实践活动”,但日常语言中也可以将这里的“物质”理解为“人”。因为不能理解为物质主动实践,只能理解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
“劳动是物质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陈旧的提法。之后,是多提“实践”了。但改开思想解放多年了,这种“劳动是物质实践”的提法依旧保留着,依旧留有鄙视精神文化工作者劳动的残余思想。这个提法呼应着恩格斯的劳动观“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的劳动专属于人的劳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尤其是这“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让人感觉特别无语。这是学哲学人讲的话么?脑机能是特殊物质?这是恩格斯都批判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残余。
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则充满了悖论的味道。是产物但不是物质?产物是啥?这里完全是在玩文字诡辩游戏。完全不清楚这里的产物是个什么概念。唯物者在这里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描述意识这种存在的词汇了,唯一能想象到的就是——产物。产物不是物。希冀用日用的“产物”这个用语的比喻表达来化解对意识已经无意识了的尴尬。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证。......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必然有其新的内容、新的形式。
至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依旧纠结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但,出于无奈的对意识的无意识不认知的尴尬,交棒于科学去认知这个统一性了。这也是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特色的一个主要来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科学味道”的来源,缺少“哲学的味道”的缘由。在上一篇的物质世界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受限于科学的技术发展,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旧受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论证世界的统一性,不能论证世界物质性与意识性的统一性。(只留下一个: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这样的一个悖论),其本身依旧是个真的二元论假的一元论(物质与意识,无法统一,留待科学论证)
如果,科学也不能论证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就连海市蜃楼都不如,都不可信。人类难以相信自己意识到的物质世界。如此,就连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己坚持的物质统一性的大厦也会坍塌。因为,物质统一性就是一个意识的认知。马克思主义者给自己和人类挖了个大大的坑。用一个充满悖论味道的武断匆匆结束了对世界统一性的解释。在,这个解释中,完全看不到辩证唯物主义辩证的力量,只有机械式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有不是物质本身。这是一个康德式的二律背反问题。黑格尔早就用真的辩证逻辑解决了的此类问题,再次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出现。也真可谓是——颠倒的颠倒了——又鬼打墙似的回到了康德时代。
必然王国.png第三节: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1、人类的活动有其必然的领域,也有其自由的领域;就社会而言,前者是必然王国,后者是自由王国。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
2、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
3、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
4、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即马克思说的自由王国,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教材在没有解释必然与自由的概念的情况下,就突兀地提出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概念。其目的,就是导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目的——共产主义。
从前面描述的唯物主义者的物质世界观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并没有解决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性问题,而在这统一性问题上提出了一个二律背反味道十足的悖论后,将问题丢给了实证的科学去解决。在意识存在不存在,真实不真实,可信不可信尚不明了的情况下。教材在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一节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观念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而这观念的概念,就是之前遗留的“意识”的概念。而这里的“现实关系”可依据教材的描述理解为——世界的物质性。
这里,我并不想去讨论唯物者的目的论——“改造物质世界”。因为,人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改造物质世界”,而是“改造人本身”。人们本是会因各自思维的不同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观。但,我不想去争论这种被唯物者曲解后的人生观是否唯一是否正确。我改造你改造他改造世界,这本是改造自我实现自我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通过曲解物质世界观后,强提出“劳动”的概念,然后导向让人们去形成“改造物质世界”的目的清晰可辨。它在人们的人生观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在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中人们活着的目的就是——改造物质世界与革命,从而人为了改造物质世界与革命可以“无私地奉献自己”——共产主义。
当然,原本教材还有章节论述——国家,阶级,群众革命运动的话题。但,这些都在教材第五版已经被删除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目的,也就只剩下了——实现共产主义——改造世界的目标。
共产主义,教材也没有再详细论述。也只是说它是——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然而,仅从其名字的表达上看,共产就缺少了——思维意识观念精神类的概念。共产的概念重点强调的是外部的物质世界的改造,而非人们精神领域的提升。共产,这个概念是一种人的欲望的概念,而不是从人的本性上提出的概念。简单讲,共产主义缺乏人性概念,缺少对人性提升的理想。这种对人性理想的缺失,是由于被革命的改造世界的激情欲望给冲淡了。
回到必然与自由的话题。教材不解释,也是因为对必然与自由的理解有偏差有不足导致的。世界的必然性,就是世界的理性与规律性。而理性与规律性是要由人的意识来掌握的。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影响下,这意识被降级为悖论的存在了——不再可信。
自由,其实在东西方世俗社会中对其都有误解。而对自由理解最准确的是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由,是个外来词汇,本意也是不受约束。因此,西方的自由主义,也多被理解为——不受约束。但,实际上,自由,只是自己由自己的欲望引导自己的行为而不能超出自己的理性范围。这自由,是受理性约束的。人类社会,从自然而来。自然的人类社会,最初是缺乏理性的。而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社会将越来越理性,而不是越来越自由。因此,马克思对“自由王国”的向往,也即“共产主义”,依旧传承有——西方传统自由主义的错误理念。
因此,与教材的结论相反: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由自由的王国走向必然王国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