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合隼雄《给未来的记忆》摘抄
309页,《到宾斯万格那里去》
尼金斯基夫人领着自己的丈夫去拜访有名的心理治疗家。弗洛伊德、荣哥、阿德勒、罗夏,都去过。那种行动力,真让人佩服,当然也因为她很有钱,去得起。
这么一圈儿走下来,最后到了路德维希•宾斯万格那儿。宾斯万格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人,荣哥最初到维也纳见弗洛伊德的时候,宾斯万格是跟荣哥一起去的。他跟荣哥的关系非常好,荣哥的词语联想的实验,宾斯万格共同参与并写了论文。尽管从关系上来说,宾斯万格跟荣哥很亲密,但其思考却更接近于弗洛伊德,并没有成为荣格一派。
这个宾斯万格还办了一个医院,在这个医院里基本上都是宾斯万格一派的人在工作。宾斯万格的家族里也都是精神科医生。宾斯万格跟荣哥研究所的关系很好,所以荣格研究所的人经常到那个医院里去实习。
记不清很准确的年代了,宾斯万格的长子自杀了。夫人说起那事给人的冲击实在难以忘却。怎么说呢?世界上这么多人从不同的地方来寻求宾斯万格的帮助,可是他自己的儿子却自杀了,大家一下子像是失去了心灵的根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实际上宾斯万格以自己孩子的自杀为契机,开始主张“存在分析”。就是每一个即使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其存在都是非常重要的,用所谓的自然科学是无法解释的。这就是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的想法。
在那个年代,人们还认为,不管什么现象,只要做分析,就能找到它的原因。
比如说谁谁谁自杀了,那么就该追究这件事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类研究,可以说因为爸爸如何如何、妈妈如何如何、什么事情就如何如何等等。但是,斯宾万格的主张等于在宣言:我再也不干这样的事情了。
其实分析着别人的事情,可以说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可碰到自己的事情,就束手无策了。在患者拼命思考着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外人在这里谈论什么原因结果的,实在是怪异。
这样,以此为出发点,宾斯万格在“存在分析”的路上深入地走了下去。
……
314到315页《和尼金斯基夫人之间印象深刻的谈话》
在河合隼雄马上要从瑞士回日本的时候,有一次,跟平常的华丽气氛格格步入,尼金斯基夫人一脸苦恼地对河合君说:“这些话跟任何人都没有说过,我只想问问你一个人。”
她说:“如果跟佳吉列夫保持着同性恋关系的话,尼金斯基是否还能够继续在舞台上跳舞?是我插进去,跟尼金斯基结婚了,才使他得了精神分裂症吗?你觉得是这样吗?”
面对夫人这样的疑问,河合隼雄说:“对世界上的事情,用因为做了什么,所以结果是什么,这样的想法本身好像就错了。尼金斯基这样一个人的人生中,既体验过同性爱,也体验过异性爱,虽然时间很短,但在世界范围的华丽舞台上作为天才而风靡一世。后来,虽说得了一般人概念中的分裂症,但对尼金斯基来说,也可以认为他进入了常人无法进入的深层宗教世界。所有这一切行程的轨迹,都是尼金斯基本人的人生。我们不用因为做了什么、所以有了什么结果这样的想法去看这些,不是反倒更容易理解吗?”
听河合君这么说,夫人高兴得不得了:“听你这话,我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这一直是我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