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作者:古典
跨界联机学习:跨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遇到问题,找人:“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准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联机社交学习才是最快的学习方式。人类历史上三次最著名的知识大爆炸,都是跨界联机学习的直接结果。
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支持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包括四个方面: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喜说:需要给明年定制什么样的年度目标?如何多角度定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如何解决?)
你要学什么?答案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
应付知识折旧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多读不容易折旧的经典,就是我在前面说的一二三四手知识;第二就是不断更新最新的内容。不管是哪一种,你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个能更好的解决我的问题吗?”
提问的能力,最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提问会倒逼你更新知识、深入思考。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然后用两个指标来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关系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后立刻有重大收益的问题,好奇心是你最有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如果事态情节,你可以从相关性开始解决问题。平常学习中,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哪些问题开始。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你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产出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如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如果写不出文章,那就写一张知识卡片;如果没法积累一个知识卡片,那就总结一句话,然后分享出去。这些话、卡片、文章和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成型,只要稍加修饰就能产生“个体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完成跃迁。
最好的检验输入的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际解决一个问题。帮别人解决问题,看似是他人“白白”获益,但是自己也重新打磨了思想, 修正了很多错误,自己的收益更大。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没有改变,即使他换了10份工作,20个女朋友,最后也会陷入同一类麻烦。第一序改变的是元素,第二序改变的则是关系。
工作狂和热爱工作的最大区别是,工作狂需要工作,而热爱工作的人热爱工作。
在这个满世界都在比赛谁更自我的时代,“秀出自我”是一种毒。越是求认同,注意力就越放在外界的关注、外界的高手上,也就越难找到自己的天赋、梦想和激情。这也让他们越来越焦虑。
你怎么可能通过讨好别人来做自己呢?与他人攀比是永无宁日、绝无胜算的自我恐怖主义。停止这种循环的方式是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身上,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优势。
反馈回路都有一个玩死人不偿命的特点: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总是相悖。
正循环的学习、健康、投入、习惯刚开始都感觉很累,并不舒服,而负循环的开头——忙带来的充实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在多层系统中,我们最容易进入的误区是“低水平勤奋”,其实就是“低层级努力”。如果一个人经常和自己说“做不到”,他的能力范围也越来越小,会成为一个无助感很强的人;但如果对自己说“我选择不做”,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只是你不愿意,你依然可以掌控这件事。
很多人不是毅力问题、技术问题,而是认知和价值观的问题—他坚持的东西不够重要,对于足够重要的吃饭、睡觉,一天也没有落下。
脱困四问:情绪—事件—目标—行动
一旦你发现自己被事情或情绪所淹没,不妨跳出来自己想想“脱困四问”。
第一问(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给自己的情绪打个几分?(找出情绪类别)
第二问(Event):发生了什么?尝试客观不带情绪地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发现不能客观,还带有情绪化的语言,请返回第一层,继续处理自己的情绪。(挖掘情绪背后的事实)
第三问(Target):我原本想要什么?情绪一定是对自己的不满意,通过对情绪背后事实的描述,就可以发现产生情绪背后的初心—某种期望或目标未能达到(找到期望目标差距)
第四问(Action):我如何改进?找到目标差距,就要正视自己,如何改变行动从而达到期望的目标。(行动改变)
今天,开放和流通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信息是一种有门槛、无成本的分享物。无成本是指一份信息分享了还是一份信息,而有门槛是指如果听众认知水平不够,即使看到信息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在认知升级上花的功夫不会因为分享信息而白费。
请务必积极参与到各种流通中去,以开放而不是批评的心态对待别人,这样你的收益最大。开放会让你不舒服。在小世界里也许很厉害,只要你一进入开放系统,就马上能看到许多比你强的人。
高明与不高明的观点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而在于眼界。在今天,人与人在知识获得上是公平的,眼界的差距会反馈到心智上。这个决定因素,就是视野开放。当你站在趋势的高度看待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看待企业,站在价值链色高度看待自己,你会理解什么是真正需要专注的竞争力。
专注和钻牛角尖的最大区别是视野。如果你没有看到更大的世界,就会总想着“也许会有更好的可能呢”;当你看完了全局,也就更加能够回来安心做自己。
自控力如肌肉,用多了会疲劳。一旦自控力耗尽,就会容易放纵。一次放纵对富人来说也许是损失,对于穷人来说是灾难。
其实贫穷早就不是一个财富数字,而是一种稀缺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你越是注意力、自控力稀缺,越是没法想远,只能贪图短期翻盘或享乐;而越是这样,就越深陷劳而无功的苦差事之中,造成进一步稀缺。工作瞎忙、生活混乱、情绪失控去,这个时代整体的焦虑,都是因为这种向下螺旋的吸引力。
对待未来和新事物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人:创造变化的人,拥抱变化的人,忍受变化的人。希望你成为前面两种人。
多元、超然和好奇心,是面对不确定人生的态度,拥抱偶尔,和不确定共舞。好玩儿死了,哪儿还有时间板着脸生活呢?
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以和为贵,第一个出友善牌。但如果你黑我,我一定等量报复。绝不做烂好人。既往不咎,面向未来。让人看透,足够简单。简单真实最有力量。越是深刻的关系,越需要简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