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你没料理过我的月子,凭啥要我服侍你养老?
本文根据《月子里的女人后记》中的小故事改编
想起一位已故乡民的故事。
刘六婶(化名)身患癌症晚期时,大儿媳妇阿娟(化名)拒绝她进自己的家里养病,只肯在楼房的空地上另盖一间砖瓦房给她居住,每日过去做一日三餐给她吃。可是就算这一日三餐的侍奉,阿娟也不是很积极。后面宗老出面,村领导出面,各种村人的指责,儿媳妇不为所动,她只冷漠地说一句:可以,她进来,我比她先死。
我没有亲历此事,但我觉得这儿媳妇太过分了,善待老人,这是最基本的道德,怎么能如此呢?我在那愤愤不平的发表了一大通言论,末了也觉得奇怪,那儿媳妇平常也挺友善的啊。
妈妈只是叹了一口气:各人走各人的路,各人吃各人的果。
这话我一听,心惊了一下,妈妈一向不大喜欢在背后谈论别人,这样说怕是有下文。
果然妈妈道:知孺,做人一定要向善行。不求你做什么大善人,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再厌恨一个人,也不能在言行上有恶。因果循环,善恶有报,老天爷在天上看着的。
我一下子有些明白了。
从老妈这话里我得到了很多信息。这刘六婶子与大儿媳阿娟之间怕是有故事,而且是很复杂的故事。
我按捺不住好奇,一口气急问:他们婆媳关系不好?是不是刘六婶当初不喜欢这个儿媳,刁难过刚进门的阿娟?
老妈瞪了我一眼:人死为大。人已经走了,一切就都过去了。人后勿妄议是非对错,算是为自己积点口德。
我就知道,老爸老妈都是这样的,不喜欢扯那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再问下去铁定会被训的。
妈妈接着又告诫我:就算再讨厌一个人,也不要在言行这上面表露出来,在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像刘六婶子这件事,众人皆知,现在谁会记得已故人的不是?都是在骂儿媳的心狠辣了。就算知道过去,人家也会说这对婆媳,一样的货色,彼此间半斤八两而已。到头来,这样的名声,不过害了下一代,报应在儿孙。
谈话于此便打住了。后面几天,陆续有村人的言论传到我的耳中。刘六婶子年轻时为人刻薄,不是善类;说话做事掐尖要强,有些事做得有点阴;一直在外工作,从未帮过大儿媳,几乎没怎么抱过那几个孙子。阿娟生一胎时,回来看上那么一眼,勉强待上一两天的样子便说工作要紧,叫大儿媳妇自己忙活,赶回去上班了。后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是说工作忙,没有办法回来。
我拿这些话去问老妈,老妈只问我一句:知孺,我送你去读书,老师有教你背后问人长短的吗?
好吧,我不问了。
老爸老妈向来与人为善,做人老实。我觉得老实人会多吃亏,事实上他们也是。可是,就是吃亏了,也还是奉行他们的原则。他们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什么都说善行自有功德,为恶会有因果,冥冥中自有轮回。
刘六婶子临走前的那么一阵子,老妈看着觉得她可怜,过去帮她热过几回粥,也喂过几回她。
当时,老妈心里是很害怕的。怕惹是非,也怕那随时可能在眼前发生的死亡。因为医生断言,刘六婶随时都可能会咽气。
刘六婶子的大儿子曾是个赌徒,曾以手段逼过父亲以及亲弟弟掏钱给他还赌债。万一刘六婶子是在我妈眼前走了,而旁边又没第三者见证,到那时候会不会衍生出什么事情来?家里并不富裕,有些麻烦真的是承受不起。
妈妈如是想着,中间有那么一两天又不敢去了。
可是没办法,老妈心善是出名的,我想那刘六婶应该也是如此想的。所以请求某个路过的人来请妈去帮她热粥,叫那人转达她的话:求我妈那几天都来看看她。
她说:我知道我就是这两天的工夫了。但是我不想是被饿死的,你来看我,给我吃的,我会记得你的好。我去了那边会保佑你的。
老妈听得是心惊胆战,我妈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人,对生死心存敬畏。她给喂完刘六婶子后,哆哆嗦嗦地跑回去问老爸该怎么办。
老爸说:人家叫你,又是这个样子了,能不去么?叫个人来在旁见证就好。
于是,老妈赶紧去跟阿娟商量,叫她经常的过去看看她婆婆。阿娟说知道了,可是却没有什么实际性的行动。老妈悄悄的守在在我家门口旁的窗内,隔着玻璃往那路(阿娟家楼房与婆婆住的砖瓦房的必经之路)的方向瞅了大半天,没有见阿娟出门的身影。
后来老妈又过去与阿娟说:你过来,我来喂,你就在旁边看着就行了。阿娟说:哦,我知道了。
可是,也就是给了这句话而已。
每次都只是说知道了,但不会马上来,或者说早上应了,下午或者晚上才会过去瞧上一眼。我妈只好叫别的邻居来见证,可那邻居在窗外看了两回,心里实在害怕,借故不肯来了。
我听着老妈低声讲述那几天的事,我觉得十分的心惊。我觉得阿娟对刘六婶子情感,似乎是恨。到底是多深的恨?哪怕到这个婆婆濒死了,她也无法释怀,放不下。
说真的,我对阿娟这个人的印象并不差,邻里对她的风评也算好,话不多但是干活很麻利,很务实的一个人。特别深刻的是,阿娟的几个儿女,对她真的是敬爱到骨子里头,对她很是孝顺。我无法想像,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事,让她做出那样极端的选择。特别是她冷漠地说:可以,她进来,我比她先死。
据说,当时她不争不闹不辨,只是淡定地将一瓶农药摆上桌面。对那抢下那瓶农药的人笑着说:你抢喽,这东西外面有得卖,大把大把的。她那不以为然的态度,让一众人都不敢责,不敢逼。
阿娟的姿态,让我想起一句电视屏幕上的台词:哪怕是粉身碎骨,哪怕是玉石俱焚,我也要让你不好过。
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闹剧?本来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哪,缘何却成了生死仇敌般的存在?我不知道当年发生过什么,很多人也不知道,但阿娟那股不管不顾的恨意,很多人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就算刘六婶子走后,与之相关的事,大家都讳莫如深,就算相近的人彼此之间在八卦,对此事都是略略几句便带过。
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清晨厨房的热粥,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一件雨衣,风里是它,雨里也是它”。
也有人说,家是倦鸟归来的软巢;是避风遮雨的暖港;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温馨锁碎。
在外的奔波已经够累的了,希望回到家得来的是舒心的休憩,而不是又进入另一个战场,要续写各种的奉迎,揣测诸多的算计,那样的家让人心塞,厌倦。长此以往,家将不家,更多的人将不会再想要这样的家。
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孰是孰非,那暗地里的讨论热潮早就淡了下来,旁人大多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私事。各人有各人的人生,各人有各人的家,都忙着讨要着自己的生活呢,实在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铭记太多。阿娟的几个儿女都已成家,听说女儿女婿都常回来看看,儿子儿媳妇也都还孝顺,只是阿娟这两年进了几趟医院。
前段时间,回了一次家,看到了阿娟,她瘦了几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说了那场闹剧,感觉她没有以前好看了,没有以前那般的温和圆润了,说话总是一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想来这几次的病,的确伤了根本。又或者,当年的月子没有休养好,如今的身体急急地走了下坡路。但无论如何,过去的已经过去,希望活着的人都能安好的走下去。
愿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善意,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