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007班级作业

破除“SCI之上”,势在必行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任乙木

全文3815字,阅读大致需要11分钟


SCI是一个评估工具,对于工具来说,如何使用它决定了它的效率。
----- 前言

01

SCI的源头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庞大的网络学术检索系统

凡是影响因子(可以理解为量化的影响力)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会被选入SCI检索系统,可以被全球科研工作者通过网络检索到。当然,一个刊物的影响力是变化的,当它的影响力变小,低于一个临界值,则有可能被踢出检索系统,那它就不再是SCI期刊了。如果能成为一本SCI期刊,那这本学术刊物的质量是可以得到基本保障的。

关于SCI的另外一个现实就是,国外期刊被选入的多,国内的很少。

02

SCI在中国的现状

目前与SCI绑定的利益相关项有三类:

1.科研工作者职称认定与晋升考核。

2.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3.科研项目的考核评定,以及评奖。

一个刚毕业的博士,一般最少会有1-2篇SCI,多的话十多篇不止,如果考虑博士后的工作成果,那么这位博士在向一所高校求职前会有大约4篇以上的SCI论文,这构成了这名博士的学术名片,如果其上有一两篇SCI顶刊的话,入职的可能性会很大。如果有一篇Natue或者Science(两者在SCI检索中处于顶端)傍身,则至少是副教授起步。

笔者就读的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不少于一篇SCI期刊论文,如果有两篇SCI的话可以申请盲审,这样毕业论文遇到的困难会小一些。

SCI期刊作为毕业硬性指标,让研究生群体谈虎色变,偏离科研初心,将科研重心向能发,容易发SCI的方向靠拢。更有甚者通过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数据造假、抄袭、SCI有偿代写来满足毕业要求。

至于科研项目,尤其是纵向大课题(国字头),基金课题,在项目申请书中都有一栏,预期科研成果,发表SCI论文几乎是必填项。而后期的项目验收答辩,SCI论文数量也是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可以这么说,SCI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甚至是垄断性的尺度。

03

为什么国内学术圈会出现”SCI至上“?

事实上,当南京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末率先引入SCI的时候,校方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对抗学术的不正之风

SCI作为普适的评价办法,从南京大学蔓延开来,逐渐充斥到整个学术界。对于评价指标的使用者而言,把复杂的学术成果转化成可视化的数字,即精简了评价过程又避免大量行政和人际因素的介入,一举两得。如此一来,自是给外行领导内行提供了便捷,也大幅减轻了评价主体的工作量

自此,通过简单粗暴的以SCI文章数量为指标的各类评价,考核,评审方案开始甚嚣尘上,并逐步成为了非官方的,最权威的学术评价体系,也成为了所有科研工作者绕不过的一道坎儿。

至于为何演变成如今的“SCI至上”的现状,这里面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SCI评价标准造就了最初的既得利益者,而这部分既得利益者,仍然会以SCI作为权力媒介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雪球越滚越大。

SCI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评价工具,它在学界盘根错节,可以说自上而下,到处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其惯性之大,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迅速扭转的。况且这套评价本身有一定合理性,国外也在使用SCI,只是他们仅仅把SCI作为一个评价指标纳入进一套更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

”SCI至上“是一个必然产物,西方学术界早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也是通过不断摸索和调整SCI的使用方法,时至今日,他们的学术评价体系依旧在优化的道路上。

04

"SCI至上”的弊端

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到科研领域,其中大型阶段性课题,行业大课题科研经费都以亿记,其下每个子课题经费千万,百万不计其数。然而,和与日俱增的科研经费投入相比,科研实际产出并却不像部分学者们在课题申请书里写那样突出,甚至也没有达到普通人们的期望。

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似乎只是转化成了几篇SCI论文。可笑的是,中国纳税人供养的科研工作者竟然拿外文期刊来交差。而这些以SCI文章中,有多少水分,又有多少价值,让人不无担忧

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经济转型,科技贡献值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又以工程应用为主体,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自然成为了桥接技术发明和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SCI期刊定位于刊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它对工程科技论文并不友好。笔者是工科专业,研究以工程实践为主,投稿某SCI期刊被建议转投合适期刊,因为研究偏应用,然而,合适的期刊不是SCI,不符合毕业要求,所以后期工作不得不投入到写符合要求的论文上。

“SCI至上”的评价机制迫使国内工程科技人员“另起炉灶”撰写和发表SCI论文。其结果导致学术界整体科研方向”避实就虚“,脱离国家需求,产生大量学术“泡沫”

05

出路

过去的一个阶段,我国科学界由萌芽到发展,整体的学术眼光是向外的,国内学者需要全球视野来了解国际学术界主流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借为己用,激发研究,这为后来SCI引进中国提供了土壤条件。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在需求激增,学术界的眼光开始转向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以SCI为学术牵引,必然与现阶段国家的科技创新方针背道而驰。

中国要发展符合自己国情的学术评价体系就必须纠正”SCI至上“。这是出自国家层面的考量,也是对科学致用主义的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并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06

办法

破旧方可立新。

成功的变革需要定力,策略,勇气,和机遇。现阶段疫情激发的社会舆论提供了一次重要机遇,借此东风,教育部工信部发布了重要信息,破除“SCI至上”,破除文章牵引,让科研落到实处,实质上开启了一场学术改革

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短期来看,加速技术发明落地,激发科研成果转换,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高质量的原动力;长期来看,为学术界正本清源,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工作者培养、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营造一种以实际需求为牵引,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一批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

两部门已经提出了五条具体明确改革意见

1.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减少对学科、学校的排名性评价,坚持分类和分领域评价。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同时引导社会机构科学开展大学评估排行。

2.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在职称(职务)评聘中,要建立分类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重点是人岗相适,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

3.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

4.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引导学校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5.树立正确政策导向。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担负起引领学术文化建设的责任,要有自信和定力,在舆论宣传上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07

可预见的风险

历次改革,矫枉过正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止是中国特色,也许是世界特色。

本意向好的学术改革,如果弄错了方向,用错了办法,其结果未必比继续沿用SCI评价体系要好,甚至更差。

有一些声音,建议把学术的事情交给学术界自己

专业的人作专业的事,笔者是认同的。但这个交接需要过程,也需要条件,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顶层的决心,而这个条件的达成取决于学界的整体觉悟,后者是前者的基石。

冒进绝不可取,尤其是现阶段国际局势混乱,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当下,任何关乎学术界未来走向的决策都要小心运作,谨慎实践。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赶走了老的”SCI主义“,冒出了新的”SCI主义“

可以想象,随着SCI的褪去主角光环,中文期刊会迎来一轮爆发,尤其是其中质量较高,影响大的的刊物、会议会进阶到更高的平台,这是好事。把当下国内最好的研究成果,用中文形式分享到这些平台,形成市场的持续关注,促进市场和学术机构的深入交流,并形成常态合作机制。

另外,需要当心的是,如果没有合适顶层设计,这些中文期刊会催生出新、垄断性的评价体系,就好事变坏了。

还有,有的学者认为,SCI评价体系已经很好了,只需要优化微调

对此我只讲一个例子::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2019年5月29日,IEEE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重要学术机构下令清理华为审稿人的内部邮件遭到曝光。此事件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震惊,但我们能给予的回应相当有限。这种明显违背科学精神,违背损害全球学术共同体的行为,其背后反映出两个问题:作为第三方的学术机构,在政治力量介入下,公正公平的科学精神只是个空架子;在国际学术界,我们缺少同等分量的学术机构。

以史为镜,在学术上,我们必须要掌握自己的话语权,这是中国复兴的必然选择。自然,学术界的评判标准绝不能只是西方的,一元的,构建一个以我为主,多元共存的学术评价体系才是推进这场学术改革最好的路径

参考文章

  1.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科技部印发

  2. 《"SCI之父"遭遇中国诘问 SCI畸形地位是必经阶段》http://www.chinanews.com/edu/news/2009/09-16/1868784.shtml

  3. 《为何要坚决扭转“SCI至上”局面》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090.shtm

  1. 《我们应如何看待IEEE事件?》https://zhuanlan.zhihu.com/p/6886410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