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爲自名也。
故勿或敗之而益,或益之而敗。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故強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①道: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一:最小之数,朴素之数,万化之基。
即德,虚无一炁,由无极的道化生的德。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谁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二:《說文解字》:“地之数也。”即太极之阴阳也。三:《说文解字》:“天地人之道也。”三元(源),即物元(源)、体元(源)、质元(源)。三元(源)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三”的基本象示为旋极图,图的中圆为德,外侧为阴阳互动。道,是万物之本始,德,是万物生成之能量,阴阳“二”,从德而生,反映万物的阴阳属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阴、阳”这个三,它是万物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法則,万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②负,“说文解字”: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一曰:受贷不偿,即负债。通“背”,与“抱”相对。
中:《说文解字》:內也。中心、中间等义。又有充满之义。乙本及通行本作“冲”。气象形字。甲骨文、小篆字形,能量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黃帝四经·十大经·观》:“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时若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寺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茲,天因而成之。”又曰:“是故赢阴布德,重阳长昼气开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阳脩荆,童阴长夜气闭地纚者,所以继之也。”和:谐也。《黃帝四經,道原》:“一者,亓号也,虚亓舍也,无为亓素也和亓用也。”《黄帝四經·經法·名理》:“荆名出声,声实调和。”
段义,道生之德蓄之的万物已经离开德而进入了阴阳的状态中,人类对万物的认识停留在看得見的有相物质世界,而将看不见的无相物质忘在背后。然而万物内外卻是德能量的炁在发挥滋养的中和作用。祇有如《老子·德道經》第六十七章所指出的那样“执一以为天下牧”,知白守黑“执两用中,才能认识万物本质中德的营养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③“天下”二字通行本與乙本均作“人”。“谷”。《說文解字》:“百谷之总名。”天以五德养神,地以五谷养形。不谷,属于不益于他人的自贬,后演化有五谷不分之意。《战国策·齐策》载,颜翩曰:“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呂氏春秋·君守》:“君名孤寡。注:人君谦称。”
④勿:《說文解字》:“州裏所建旗,象其柄,有三遊:襍帛。幅半異,所以趣民。”通行本作“故物”,甲乙本均作“勿”。损:据《漢語大字典》其为损之异体,但在此处败义与损义有别。
⑤“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說文解字》:“諸侯秋朝曰觐,勤勞王事也。”殷:作樂之盛称殷。
⑥強:《說文解字》:“弓有力也”,強健、剛強;亦作強暴、強人等貶義解。《黃帝四經·經法·論》:“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正,正生静,静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神之極,見知不惑。帝王者,執此道也。”良: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良,描繪半穴居延伸的兩道走廊,爲廊之初文,兩道走廊增強了空氣流通。”《說文解字》:善也。通行本作“梁”。
句義:修真能加強、增強身國的通炁量,营造和获得更強更好的德之能量,如《老子·德道經》第十五章所指出的做到“守柔曰強”,也就不易死亡。
⑦“吾”。学:觉悟也。通行本作“教”。
句义:营造能充分获得德之能量的心身内环境,需要教化传授和指导实践使其覺悟。我当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