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心理健康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一生只写过一部书,就是5000字的《道德经》,他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道”字。
认真研读《道德经》,你会发现老子的“道”里包含着朴素的心理健康观,其思想内涵直指核心,除了精髓没有废话。
一、重视健康,知足常乐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翻译过来就是: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老子从普通人和国君两方面都佐证到知足则常乐,不管普通人也好,国君也好,修身养性也好,治理国家也好,都须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才不会招来灾难。反之,则祸害无穷,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二、荣辱不惊,顺其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意思是说:“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三、处下不争,与人为善
《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章,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认为,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变直,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因此,圣人遵守着一(即道)行事而成为天下的典范。不自以为是,才声名远扬;不自我显露,才能自明;不自我夸耀,才能有功;不自以为贤能,才能高于别人。因为与人无争,所以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老子还指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意思是,至道至善之物莫过于水,利万物而不争名,停在众人所不喜之处,因此最接近于“道”。至道至善的人也正如水,善于择地而处,心胸沉静渊博,交友亲和仁爱,言语真诚有信,为政励精图治,处事能尽所长,行动善用时机。上善之人正因其不争的美德,无欲无求,所以无过无失,人道之心境,心如止水,天人合一。
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老子把有道和无道的世界进行了对比,揭示战争的根源是君主无道。君主无道是扩张领土,贪得无厌,永不知足。所以说懂得满足,才是永远的满足。不管普通人也好,国君也好,修身养性也好,治理国家也好,都须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才不会招来灾难。反之,则祸害无穷,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老子又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提出了困扰人类的五大因素: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其中,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涩,田猎使人放荡不羁,难得之货使人贪婪。
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就越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就会越空虚。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
现在很多人贪心太重,似乎惟有跻身上层、功成名就才是幸福人生的典范,而身处低层则丧失了生活的尊严。环顾四周看看,锒铛入狱的贪官们哪个不是无底线的贪腐呢?我们平常人的很多压力,不也是因为追求的东西太多造成的吗?
五、虚极静笃,静以养心
《道德经》第十六章指出:“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一个虚字,一个静字。不仅要虚,而且要虚到极致,即祛除所有杂念,使头脑虚空、通灵。不仅要静,而且要守住静,要踏实地守住一个静字。其根本精神就是强调要达到清静之心和虚无之心。这是老子养心的最高境界。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