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的孩子

2022-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cherry_1296

小宝暑假就四岁了。比起哥哥来,他真的是一个爱哭的孩子。

最近,他迷上了玩气球,每天都缠着我跟他玩。说是玩,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互相抛给对方,然后接住。

难的是,我不能保证他每次都接住,但是只要接不住,他就哭,不停地哭。于是,我不喜欢跟他玩。

仔细想一下,他在很多游戏中都是“只能赢,不能输”,典型的“输不起”。

他为什么会输不起呢?

细细回想,以前当这个孩子做游戏赢的时候,我和爸爸通常会说“哇,你好厉害!”“你又赢了,太棒了!”

这些词汇有什么共同特点?厉害、赢了,这几个词都是指向结果的。孩子在家长的夸奖中就明白了,赢了不但让自己开心,而且会带来大人特别高的评价,所以孩子就知道,所有的比赛“赢”才是最好的。

不关注过程,而是盯着结果的输赢,这样的孩子就一定输不起。

当孩子赢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导他:“刚才什么地方做得好?对方为什么会输?我们下次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帮孩子分析这次赢得到了什么。

那孩子输的时候,能不能说“没关系,不就是个游戏嘛,下次再接着比”?不行,如果输赢都无所谓,还玩这个干吗呢?玩的乐趣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需要通过输赢结果看到水平的变化,看到我这个过程中不同方法使用的效果,所以输赢一定是有所谓的。“输”是对我们刚才活动过程的反馈,这时一定要问自己的是,我还差在哪儿?哪步出错了?哪种方法不好?那这个“输”才有意义。

“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不总结,失败永远不会是成功之母,只有及时总结,吸取其中的经验,失败才会有意义。

通过拓展性的提问和思考,孩子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理念:胜败乃兵家常事。在赢中我有收获,我能成长;在输中我也有收获,我也能成长。这样孩子的内心才能不执着于输赢,形成成长性的输赢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