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自我提升青春

只需四步, 帮你快速打造知识体系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100人  云舒梦Shirley

大多数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却只是读到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城一张知识网,长成一棵知识树。

                                                                  ————成甲《好好学习》

01  你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在知识大爆炸时代,知识获取的成本变得极低,互联网把知识最大限度的呈现给所有人。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该如何取舍呢?什么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知识呢?

人生像是一场大型实景真人游戏,每个人在这场游戏中被分配到的角色不同,兴趣不同,价值观不同,目标也不同。

比如,一位厨师、一名教师和一位CEO所需的知识可能会差异巨大。

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最好能够先花点时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而不是被各种课程和广告蒙住双眼,总是学习别人告诉你需要的知识。

为我所用,才是你需要的知识。高手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效解决问题和预判趋势的能力。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个个的谷歌和一个个的百度,而是为了明白这个世界背后的运行规律,为了提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最终是为了解决你的问题。

02  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

什么是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互相联系构成的一个整体。那么,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呢?

当下有两种知识最为常见:一种是碎片化知识,比较零碎,读起来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听完立马能产生学到很多东西的感觉。这类以知乎、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等各种应用为代表。

另一种与之相对,则是系统化知识,有独立的体系和机构。比如,大学阶段学习的专业课,或是写论文时候进行的主题阅读。一门学科或某项岗位通常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可能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听过n本书,n场TED演讲,看过n篇文章,可是隔了一段时间就记不清楚,真到需要的时候,突然像失忆一样,忘了之前学过的内容。如果不是为了消遣的目的,学习了这么多碎片化知识不仅是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注意力,更容易让人产生“知识的错觉”,以为听过看过就是懂了。

碎片化知识好比一块块砖,彼此缺少连接,积累的再多也只是一大推砖。而知识体系是一座宫殿,通过有机有序的组合,让大脑能进行结构化的深度思考,思考问题时,整体提取,提供立体视野。

任何知识,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所谓高手,就是能不断总结、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管理好知识存量,在具体的实践中高效解决问题。

知识是一座宫殿

03  如何搭建属于你的知识体系?

作为自己这款产品的设计者和体验者,怎样才能打造出专属你的知识体系呢?这里提供四个关键步骤:明确目标、积累知识、关联整合、践行反思。

一、明确目标

正如我们在开篇提到的,当你开始搭建知识体系时,最好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具体情况制定目标。

个人知识体系

拿这张图作为示范,我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用思维导图软件幕布或Xmind初步制作一个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分别从自我成长的四个方面:素质、能力、知识、技能逐层向下延展我希望积累和探索的领域。

通过导图,我能够清晰而直观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像一根项链串联起来,发现有哪些是薄弱的,哪些是待提高的,进而不断积累、填充我的知识体系。

二、积累知识

迈克尔 · 波兰尼提出,知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往往可以用语言、文字、影像记录并传播。而隐性知识一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经验、技巧和诀窍,甚至是直觉、领悟、心智模型、思维模式等。举个例子,小时候我学游泳,一开始在岸上的动作要领、换气都熟练掌握,可是等到第一次下水开始游,还是呛了几口水才学会。

显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学校、网络、书籍。

无论是从小学到大学,或是MBA或者硕士,学校都排在第一位。它最大的好处在于已经建立了明确的知识体系。

而书籍,是人类最经典的知识载体。读一个领域最经典的著作能快速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握和积累一门学科的精华。

网络的及时性以及前沿性是另外两个渠道无法比拟的。在网上寻找学习领域的论文、参考文献、外文书籍和文章、以及在线课堂、名人演讲等影音像资料,都非常的方便。

而隐性知识的来源也有三种,专家、个人经验总结、社群交流。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反复强调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你们需要的是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们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现实的认知。

对于这种隐性的经验、智慧、技巧和心得体会,与专家或咨询师交流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在行”应用上约个心理学领域的咨询师,能够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迅速得到你想知道的答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专家导师可以引导你思考,帮你建立知识框架,然而,如果过度依赖专家,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和消化,还是无法代替你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从学校和书里学系统知识,从专家学思考框架,从网络学前沿趋势,这就是学习知识的来源。

在工具的选择上,我推荐大家通过两种工具进行知识的分类、整理和管理:印象笔记Evernote和幕布。

我认识一位善用印象笔记的大师,他一般在网络上浏览过的好文章或观点,都会及时放在印象笔记的收件箱里,列出关键词和类别,分门别类的贴好标签,等有空的时候写下感悟,转为已查看,再分别归入不同类型的笔记本,留待备用。

而幕布可以用于读书笔记的思维框架。在积累知识阶段,印象笔记和幕布可以互相搭配使用,对主题阅读进行高效管理,提高知识管理的效率。

比如,我在阅读《知识的错觉》,第一遍快速阅读时,就会通过幕布画出这样的导图结构。在画导图的时候,大脑会重新思考作者的逻辑和论证过程,这一步也有助于我们后面进行知识点之间的串联。

《知识的错觉》导图

三、关联整合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知识库。接下来,怎么才能提高知识的应用呢?

一个思路,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

尼尔 · 布朗在《学会提问》中提到淘金式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淘金式思维,指的是像淘金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采用批判性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去学习知识。

看过了这么多文章和书籍,写过了无数篇读书导图和摘抄笔记后,我们需要带着问题去了解,作者是如何阐述或论述自己的主题或观点的?作者阐述主题的结构顺序是什么?是否合理?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学习,如果作者阐述的过程是清晰、完整和极有说服力的,我们就应该学习作者这种阐述方式,一个主题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阐述,每个部分应该阐述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整充分,各个部分如何安排顺序才能形成对阐述的有力支持。

那么,如何创建知识间的联系呢?

两个具体的实施路径是知识图谱和概念图

什么是知识图谱?就是直观的将每个知识准确地放入知识主题或概念结构,帮你快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我爱图谱(5itupu.com)上查询认知世界,就会出现这样的图谱。

只需四步, 帮你快速打造知识体系

当你选择一个专题点进去后,它会出现与“自我”主题的相关的文章都被收入其中。

只需四步, 帮你快速打造知识体系

另一个工具是概念地图,能够将知识之间彼此链接,将复杂和纷繁的知识变成有序的整体。

吴金闪教授在网易读书人栏目《为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而读书》展示了如何用概念地图讲述了推荐三本书的理由。

什么是概念地图?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概念和概念通过连次相连,构成一个网络图。

不过,如何做好概念地图来反映作图者的思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一个人深入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和“系联性思考”,对思维不断进行训练。这个过程,正是我们搭建知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步。

图片来源:吴金闪

四、践行反思

找到知识框架后,如何学习消化呢?如何跨越“知道”到“做到”之间的鸿沟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践行。搭建知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光有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你亲自动手,输出和应用,将知识场景化,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著名认知学家史蒂芬 · 平克在《风格感觉》一书中这样描述道:

写作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输出最经典的方式,就是通过写作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领悟。比如,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从选题到立意,就经历了漫长的思考、查询文献资料和反复修改,但我相信,只有经历痛苦的磨砺,才能体会到蜕茧成蝶的喜悦。

04  总结

总结一下,我们主要谈到了每个人需要的知识是为我所用的,以及知识体系为什么能够帮助个人打造系统化的深度思考。打造你需要的知识体系有四个关键步骤:明确目标、积累知识、关联整合、践行反思。

四个步骤

真正的知识,需要不断的思考、总结、践行、反馈,才能内化到自己的内心。

正如一粒种子,从播种、浇灌,到施肥,再加上阳光和雨露,才开始生根发芽。而是否能长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一刻不停的行动和向上的决心了。

好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我要去继续打造我的知识体系啦。


参考资料: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成甲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公众号:空手

《学会提问》[美] 尼尔 · 布朗  斯图尔特 · 基利

《为了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而读书》吴金闪


我是云舒梦,欢迎来到我的微信公众号:思见未来。

关注并回复“小强”,送你一本高分时间管理好书《小强升职记》。

我会专注于分享提升个人思维能力、认知体系的好书和好文。谢谢你的阅读和点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