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型教师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也成为大家思考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现在老师普遍陷入忙、茫、盲的状态,怎么说呢?首先,忙:教师每天除了要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得应付各级各部门要求报送的一堆检查材料,可以说是疲于奔命;其次,茫:教师往往处于迷茫之中,内心中想提高,可是面对现实,又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就在这样都迷茫中荒废时日;最后,盲:教师有了目标意识,但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都抓不到,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沦为普通老师。
那么,究竟该做个怎样的老师呢?阅读徐世贵老师的《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后,我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教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书匠,他们只需按照教书-改作业-教书-改作业这样的道路走,就可以了;另一类是研究性教师,他们走的是工作-学习-总结-研究这样一条螺旋式上升的专业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
想成为一名研究性教师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其实只要悟通了,一切就都不是难事了。
徐世贵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读书学习使我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改造了自己。读一本书就如登上了一层楼 ,研究一个问题就开阔了一次眼界,读书学习使我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所以只有将读与研结合起来,才能走出新路子。
读书是积累。学习凝聚力量,没有厚积就没有博发,没有深入就没有删浅出。火山爆发之所以壮丽强劲,是因为它聚集了巨大的能量?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开阔视野,领受别人的经验,接触别人的心情,获取知识。
研究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摸索,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教育事业。小课题的研究是作者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思考好,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最终又将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提升,因此,搞好小课题研究至关重要。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我的理由总是那么薄弱,之前看过《学会提问》这本书,书中告诉我要如何去找到支撑论点的理由,看看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谬误,这样一结合,发现在读和写这两方面的内容,自己是想告诉大家他们很重要,但如何重要,有哪些证据来支持呢,似乎又没有写出来,显得有点苍白无力,由此可见,自己在这方面仍然需要反思和积累,特别是在写作前还是要列好提纲,明白自己要写哪几点,这样写出来才更具说服力,条理也才会更加清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