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的背后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案例(一) “不”的背后是什么?
案例背景:公司原定四月更换供应商的价格牌,整个项目我安排了设计师小新(化名)负责。4月23日设计图及物料材质数量等均已确定,我通知小强跟进联络采购部下单(另一位同事协助下单事宜)。5月4日当我询问进度是发现未进入采购环节,甚至样板还未去购买,真的有点生气,发信息问小新——
我:“放假前一周价格牌相关信息都已确认,我记得是告诉你要采购样板回来评估然后尽快做批量采购制作的”
新:“并没有”
我:“OK”
此刻我已经很生气,对方没有详细解释具体原因,而是直接否定我的内容!同时也再没有信息和电话跟进此事。为避免情绪爆发,我用OK 结束对话并立即安排协助他的那位同事跟进后续工作。(此刻我内心已经给他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这件事虽已处理,但暴力之后的焦虑和沟通不畅造成的不爽压在心里良久。晚上在“非暴力沟通交流小组”中,作为案例与大家讨论请教。非常感谢群主风哥和学友韩兵的剖析回应和提醒建议,帮助我正视到自身的“暴力点”、找到接下来的成长点:
1、沟通视角:我是以领导身份与员工确认执行进度,身份的不平等会导致沟通受阻,虽只是文字交流,但我的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暗示对方有错/拖延”等含义也会让对方急于否认而不是关注如何将事情尽快办好;
2、内心会将现在团队的伙伴们与我曾亲手带出来的一支高效团队相比较,比较的心态即是评判,不客观并首先贴上“办事不牢靠”的标签,内心充满暴力;
3、没有及时沟通了解实际情况——现在的公司因为架构调整、内部工作流程需要重新梳理,之前设计师只负责出图,并不理解也未做过项目管理的责任制模式;并在未与小新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将工作转手给其他人,表面上解决了,但会打击小新的自尊,对未来工作配合产生隐患。
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我调整好心态,当晚立即与小新电话沟通,取得谅解并达成共识——
第一步:先真诚道歉,并表达了我当时的感受及内心的需要(希望团队成员都可以独当一面承接项目);
第二步:了解事情原委、倾听了小新的感受及需要(建议我主持流程梳理工作),达成接下来如何配合工作的标准的共识;
第三步:倡导并主持内部工作流程梳理工作;同时决定五月中旬在部门内做一次《项目管理》的培训,统一执行标准、明确项目负责人责权利,让伙伴们能清晰做事快速成长。
感悟:
1、谨记沟通的目的——尊重与合作,并以此为戒,时刻提醒自己先调服情绪再进行沟通;
2、在每一个“不”的背后,需要用心倾听对方的需求及困惑,解决问题而非评判对方;
3、刻意练习对于“感受”和“需要”的合理表达。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而在每一个“不”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需要?以尊重而非推理的角度去沟通,用非暴力沟通来化解冲突、找到下一站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