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21-规矩就是社会公德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小青和一句顶一万句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鲁国大夫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

一次小孟问孔先生,什么是孝?
孔先生说:孝就是不违逆。

小孟没有细问下去,可能害怕老师教训他。本来孔先生就想借这个机会修理小孟,见他不吭声就憋回去了。

樊迟开车,带孔先生回家。

樊迟问,先生刚才给小孟说的不违逆,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孔先生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后,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就是孝。

商周以来礼崩乐坏,一切规矩都变了。孔先生却不遗余力身体力行的教给百姓,什么样子才是正确的日常行为规范。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时代在新科技的加持下也在悄然改变着规矩。就地过年;视频拜年....虽然稀释着传统的幸福浓度,但也会让亲情更细水长流。网购和跨国电商也一起改变着社会,节省了逛商场的时间的同时,也在浪费着时间。也不知道当年马云和王健林的赌约是不是履约了。

礼和规矩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现在的规矩又跟以前的礼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礼是相对古板的节制,现在的规矩用社会公德解释更贴切,因为公德有温度和弹性。

祖先在世的时候善待他们;他们去世后缅怀他们仍然是我们民族不变的规矩。但祭祀祖先的时候再烧纸、放炮显然不符合现在的环境污染治理要求,那怎么办呢?祭祀的目的在于缅怀,心里有怀念,不在于到坟前走形式。

以前讲究陪葬,随着时代进步这种讲究原来越少。
是不在意逝者吗?
是有了冷静头脑,是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认知。

疫情当道,春节就必须回老家吗?
如果在古代,很多人会果敢的说,死也要死在家里。西安疫情期间不是有人在咸阳机场跋山涉水的往家里赶吗?

不给别人添乱,才能为自己的小家庭营造更多的温暖。
先为别人考虑,也是为自己考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