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反思

2024-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景宜westwings

今天上完了校级公开课《改革创新谋发展》,我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错了的或者背到爱国的就评课。今天评课的是吴建文,谢晓敏和杨婷婷。

后头又加上了龙书记和王校。

吴健文和杨婷婷主要是赞美。

王校还行,晓敏和龙书记评课质量不高。没有上过这个课的人,真的没有多大发言权。他们不了解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教材内容,也不了解孩子的学情。总是想脱离教材,深挖历史,深度思辨,拔高孩子。不切实际。

后来单琼姐也提了点意见,她说不要把这4页的内容全部上完,因为内容太多了,展不开。可以选一两个部分来上,上得深度深一点。还说要前置让孩子们看相关的片子,让他们更有话可说。然后安排平行组分组学习、探究,再分组汇报。感觉这个套路跟我第1次磨课的时候很像。但是那个时候都是我给好的学习单,他们只用照着读就可以了,那种方式更远离孩子的生活。

如果要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查资料,探究完了以后就侃侃而谈,然后又所有板块能串联起来的话是做不到的,他们没有这个能力。首先他们对这段历史了解得就很少。其次假设有一个小组是赴展览馆参观研学汇报,他们也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水平理解、整合相关的资料,又表达得让自己和同学都能听得懂。因为展览馆的内容是比较深度的,内容是比较成人化的内容不是儿童的表述,有很多专门的术语是孩子不懂的。以我为例,我第1次去参观深圳档案馆以后,我要拎出几个板块的符合他们学情的内容,而且用符合学情的表述来表达出来,我都得花很多功夫,孩子们是做不了这个事情的。

所以其实在他们对这个学科,对课标,对教材,对学情都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想要评好课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最期待的是区级公开课的专业评课。

另外有一个可以采纳的点就是单琼姐说板书可以让孩子们把他们的他们做的中国名片都贴上去。这个点我觉得挺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