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非洲旅行·在路上旅行•在路上•̀.́✧精选首推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2018-03-26  本文已影响193人  浅蓝色艾米鱼

        如果人生是一场朝圣之旅,那么每一次停驻的驿站,都是甘露,补给能量,继续前行。也许我们都曾听说,但是未必走过。旅行于我而言,是一场感官体验和一种心灵感受。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的体验影响着所思所想所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每一个阶段都应该给自己办个成长仪式,寻求突破,干以前没干过的事。毕业旅行选择摩洛哥是深夜里一个冲动的决定。(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与欧洲西班牙隔海相望,主要说阿拉伯语,法语和柏柏尔语。)当时,翻开马蜂窝浏览着别人的游记,想着如何来场一个人的旅行。毕竟当时生活是真的苟且,远方嘛,真的有美景美食。

街角

        当蓝城舍夫沙万的照片出现在眼前,没想太多,在cheap flight查了埃德蒙顿到卡萨布兰卡的往返机票,窃喜银行账户刚好够一张往返机票,买了票,然后啥也没多想就睡觉去了。我反射弧估计挺长的,第二天才意识到我要开始存旅费(机票以外的消费)。为了那个远方,没条件也得创造条件。每天两点下课后,急忙去OSC兼职,赚外快,这种意志也只有当下有。虽然很累,但是心甘情愿,满怀希望。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If you want to go somewhere, you just go. If you have never been there, you don't know. Be there when you are there.趁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听听,说说,也算是一种阅历吧。

        启程那天并不像期盼中那样是个晴朗有阳光的下午,迎来的却是爱屯的雨夹雪。无论如何,风雨无阻。

YEG

        飞机航线,从加拿大埃德蒙顿出发,从卡尔加里出境,在德国富兰克福转机,最终抵达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刚到卡萨布兰卡,是凌晨,没网,没手机卡,空荡荡的候机大厅让我感到不安。庆幸的是后来看见几张东方面孔。想着寻求帮助,和他们攀谈了起来,发现他们是意大利罗马学美术的中国留学生。其中一个男生还特热心的给我他的电话卡,满怀感激。终于心里的焦虑不安得到缓解。询问机场工作人员,去哪里购买前往马拉喀什的火车票,他指了个方向。经过一番你画我猜,比手画脚的折腾,总算买到第一趟车的车票。去马拉喀什的得先经过casa voyageurs 车站。

车票 车站站台

        在站台等候时,微风徐徐,慢慢的有了实感。我已经站在非洲这片土地上了。不经意间,看到很多年纪轻轻的女生在等车。我本以为,阿拉伯国家女生一般晚上不出门,结果我错了,他们的自由度有点出乎我意料,也算是被扫盲了。至少在卡萨布兰卡,女性行动自由。

        等了几趟车,都是货车,带着些许疲倦,终于搭上开往马拉喀什的火车。沿途从绿地,荒地,再到绿地,城市村落交替,让我体会到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此外,一路上期待着和马蜂窝网上约好的小伙伴们会合。

          会合地点是阿里本优素福神学院(ali ben Youssef madrasa)。那里是北非规模最大学习古兰经的学院。

        走进院内,阳光正烈,环顾四周,马塞克雕花瓷砖,显得格外精致典雅。顺走门廊,边走边看,边慨叹自己文盲,没多做行前了解这个学院的历史,不然感受会更深刻吧。

橘红色的墙

          走过橘红墙小路,到达广场(place jemaael-fna),各式支着帐篷的小摊贩,兜售各种手工艺品。

街边一角

        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的人满是兴致地观看着本土表演,有的人喝着果汁解暑,还有的体验了henna tattoo。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顶着能吞下一只猪的饥饿感,找到一家餐厅,点了当地食物塔吉锅。

塔吉锅

          二层餐厅视角很好,正好俯视整个广场,能看到白天的广场也是蛮不错嗒。当慢悠悠的晃进medina老城区,到处是具异域特色的手工艺品,街道边还有好多可爱慵懒撩人的猫咪。居民和动物的和谐相处画面,挺温馨嗒。

猫咪儿 手工艺品 各种灯饰

        下一站前往瓦尔扎扎特,那是进入撒哈拉沙漠的前奏,沿途崎岖蜿蜒的山路,贫瘠的土地,透漏着几分霸气。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这是摩洛哥居民柏柏尔人建立的古城村落,也是最具有特色保存较为完整的土堆城堡。在战争年代,也因为这个城堡,保卫了很多居民,因为建筑本身,利于防守,不易被攻陷。“小王子”向导,说到那段历史的时候,带着几分真挚和自豪。

静静地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继续通往沙哈拉沙漠的路上,经过一个峡谷,溪水孱孱,清澈见底,小鱼倒是自由。还看到一些勇士攀岩,挑战大自然。

高大到装不下的城堡 溪水

        路边骆驼挺可爱的,沿途的荒芜感抵不过那颗见到撒哈拉沙漠迫切的心。到了村庄,稍作整顿,领路人,招呼我们走近驼队,准备出发。平常有点小恐高,刚骑在骆驼背上那会儿,很紧张,手紧紧拽着扶手,生怕掉下去,以致于,无名指被刮破,后来有点小腐烂,长了个疤,也算是种另类的纪念。

领路人 日出 撒哈拉沙漠 开心

        骆驼就这么的一深一浅的踏在柔软的细沙上,颠簸着,到达了营地。大家简单的吃着饭,分享着自己的故事,玩着游戏,挺美好嗒。也是那天夜里,使出浑身力气,爬上沙丘顶,躺着抬头看着满天繁星,脑中满是yellow那首歌的旋律“look at the stars, look how they shine for you, and everything you do . Yeah they were all yellow…”,闭上双眼,听着风声,听着呼吸声,体验着一种梦想成真的美好。撒哈拉沙漠里没有三毛也没有荷西,有星星足已。

满天繁星

        离开沙漠,走近菲斯,又是另一番景象,夜里出门的几乎都是男人。出来街边撸串的时候,小馆里发出了很大的呼喊声,刚开始以为是暴动呢,殊不知时男人们看球赛,进球时的呐喊声。在菲斯街头,穿着夹脚拖,喝着饮料,撸着串,这个画面,我也是没想过,但是还真做了,挺过瘾的,想想都是孜然味。

        白天,走近菲斯麦地那老城区,任由自己迷路,不知不觉走到了皮革染坊,误闯了当地的幼稚园,还遇到了热心的手工艺品店老板,聊着菲斯的历史,摩洛哥的蓝色。他说蓝色是和平和快乐的意思。

皮革染坊 手工艺品 幼稚园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去往舍夫沙万的路上,风吹麦浪,也是别番风景。

小伙伴卷子的作品 小伙伴卷子的作品

        特别喜欢舍夫沙万,整个小城都是蓝色的,而且是各式各样的蓝。随便在里面街道逛逛走走都觉得特美好。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估计还是我的主观感受先入为主了。当地居民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健谈。石头的台阶,一步两步三步,一步步走到山顶,等待日落,俯瞰整座城。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丹吉尔这座海港城市,很现代化。走着走着,遇见地中海。在海边玩了好久,看着远方,期待有一天,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凝视整片地中海,听着海浪击打礁石的声音,吹着海风,吃着海鲜焗饭。沿着海岸线走走停停,路过非洲洞,路过灯塔,遇见各国旅行团。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从丹吉尔到艾希拉,轻轻摇下车窗,景色随着车速海岸线移动而变化,不知为啥,对海有一种向往。看一看海,很舒心,多么想来次地中海海岸线自驾游。当漫步于艾希拉这座小城,倒也挺惬意,看着盛开的花,点缀着古老的城墙,也多了些许生机。

城墙与花

        坐在码头边上,吹着海风观察者垂钓者与他们的猫。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当再次回到卡萨布兰卡,我并没有走进电影里《卡萨布兰卡》的瑞奇咖啡厅。却几乎把时间留在在哈桑二世清真寺,然后享受着日落美景。哈桑二世清真寺建筑群很宏伟,手机相机广角不够,都满出框了,不愧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为寻一抹蓝,走进摩洛哥 哈桑二世清真寺

          文字,图片不足以完全表达我旅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太多的故事,没能细细的说,但是一旦有人提及,我必将全盘说出,只为分享。每当回忆起来,嘴角都是不自觉地上扬,因为我做到了一个人的旅行。这一趟旅行,是关于一个人的修行,也是一个成长仪式。跨越大西洋,去一个远方,结识新朋友,体验当地文化。感恩所有的遇见。遇见美景,遇见人性本善,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过,旅行回来后,久久不能收心,一直思考,如何在现实中,去赚资本,为下一趟出行买单。但是呢,生活中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打破你的计划,扰乱你的心,再给你泼个冷水,醒醒。然后把心收回来,该干嘛干嘛,不拘泥于过去美好的愿景,也不过度幻想将来的美好,一步一脚印的奋斗,先过好当下,然后再考虑诗和远方。再后来,也很认真的寻找关于摩洛哥的纪录片,补一补那一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对世界还是继续充满好奇心。世界之大,我之渺小,沿途上有太多的美好,好到足以忘记舟车劳顿,忽略商贩的市侩。内心的饱满和富足支撑着我用积极的视角探索着当地风土人情。将来旅行无论是一个人,或是两个人,或是一群人,都愿自己保有一颗真诚的心,边走边听边看边说,善待每一次的遇见。我遇见过,交谈过的你们,可好?想对你们说声,Shukra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