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01缪刺论篇(第1-2段)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嵘读书

卷十八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第1-2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来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2-21

【原文1】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

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译文1】

黄帝问道:我听说有一种“缪刺”,但不知道它的意义,

究竟什么叫缪刺?

岐伯回答说:大凡病邪侵袭人体,必须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进入孙脉,再逗留不去,就进入络脉如还是逗留不去,就进入经脉,并向内延及五脏,流散到肠胃;这时表里都受到邪气侵袭,

五脏就要受伤。这是邪气从皮毛而入,最终影响到五脏的次序。

象这样,就要治疗其经穴了。

如邪气从皮毛侵入,进入孙、络后,就逗留而不去,

由于络脉闭塞不通,邪气不得入于经脉,于是就流溢于大络中,

从而生成一些异常疾病。邪气侵入大络后,在左边的就流窜到右边,在右边的就流窜到左边,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但只影响到络脉而不能进入经脉之中,从而随大络流布到四肢;

邪气流窜无一定地方,也不能进入经脉俞穴,

所以病气在右而症见于左,病气在左而症见于右,必须右痛茨左,

左痛刺右,才能中邪,这种刺法就叫做“缪刺”。

【原文2】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

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译文2】

黄帝道:我想听听缪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样的?

它和巨刺法怎么区别?

岐伯说:邪气侵袭到经脉,如果左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右边经脉,

或右边经气较盛则影响到左边经脉;但也有左右相互转移的,

如左边疼痛尚未好,而右边经脉已开始有病,

象这样,就必须用巨刺法了。

但是运用巨刺必定要邪气中于经脉,邪气留脉决不能运用,

因为它不是络脉的病变。

因为络病的病痛部位与经脉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称为“缪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