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神我要分享!杂文今日看点

今夜,我只关心如何才能幸福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189人  简书牧心


幸福是什么?

01

幸福是什么?

答案于你于我于他人,可能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寻属于各自的幸福。我们都活在追寻幸福的路上。

可很多时候,追寻幸福的道路似乎有点拥挤,我们怎么走,都走不到幸福的彼岸,活得并不幸福。我们是不是会忧心于工作,忧心于生活。这让我们不禁会去想:是幸福很奢侈,我们不配得到吗?

不,不是,只是因为我们尚未找到追寻幸福的方法。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幸福的最小行动》,这本书就启发了我如何更好地去追寻幸福。

《幸福的最小行动》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轩先生。可能有读者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很可能会听说过他的父亲——知名作家刘墉。

我读这本书,倒不是因为作者顶着刘墉之子的名气,而是因为我看重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我想看看作者是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幸福”这个话题。

关于如何追寻幸福的书籍,说实话,我也看了很多本,但刘轩先生的这本《幸福的最小行动》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它不同于我印象中的心理学书籍,它没有很深的理论,涉及到的心理学名词,都被作者以实践例子讲解得都是通俗易懂,别有一番风味。

“追寻幸福”本是一个很虚的大目标,在作者的笔下化,“追寻幸福”被具体化了,化成了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行动。

我特别喜欢“小行动”这个词,很多东西本来就是一个慢慢积累改变的过程,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越,一步登天哪有那么容易,追寻幸福也是如此。

02

《幸福的最小行动》这本书共有8个章节。作者结合8条积极心理学法则,从8个角度来启发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追寻幸福。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我觉得这8个章节的内容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前三章是关于如何经营人际关系的;中间两章是指导我们如何处理两性关系的;最后三章则是指导我们如何有效进行自我管理的。

03

在《幸福的最小行动》中,作者用了三章的内容来讲解如何经营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

第一章说的是如何检视自己,客观阅人;第二章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动,开启深层社交;第三章则是如何聊好天。

这三章内容看似独立,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客观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是我们与他人开展社交的基础。聊天聊得好与否也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维持好社交。

那么“社交”跟我们的幸福有什么关联呢?

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曾说道:交际越是广泛,越是感到幸福,这是人类社会的成因。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与更多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你会感到更加的快乐。这是我们人的本能渴求,因为我们人生来害怕孤独,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但似乎,我们也有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样来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在《幸福的最小行动》中,刘轩先生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他用了PEACE”法来教我们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交进。

这里的“PEACE”不是“和平”的意思,它是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也就是说作者刘轩先生建议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做好社交。

书中对这个讲解的比较详细,内容比较多,在这里,我把它概括一下:

1、保持积极的态度,给人正面的好感。

2、保持投入的交流状态

3、表里如一,做真实的自己

4、积极寻找共同点,拉近距离

5、以同理心理解对方

这就是作者眼中的社交方法,方法简单易操作,如果你感觉自己社交困难,不妨一试。

04

《幸福的最小行动》的第二个方面则讲解到了爱情这个话题。

在这个话题中,作者给广大单身朋友发了福利,他给出了结束单身的具体行动指南。这是一个很详细的指南,从如何打点自己、建立良好形象到坠入爱河,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找这本书来详细了解。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书中对“爱恋中的金钱观” 的看法。我想这也是很多处于爱恋关系中的人关系的问题吧。

处于爱恋中的你,是支持AA制,是由男方付,还是看情况而定?

作者在书中,没有具体指出哪一种方法更好。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的是在爱恋中,我们既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要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对于这一点,我跟作者的看法不谋而合,因为在爱恋中,我们谁又能真正界定上述那种方法更好呢?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也要尊重对方的价值观,这两句看似有点对立,其实不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告诫我们的是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妥协的话,不一定会走得长久,因为你们的价值观不一样。

“要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则强调的是可以允许对方价值观的不同,但要努力去沟通,而不是去妥协。

比方说,如果你是一个节俭的男生,对方女孩却每次约会都选择高档餐厅,你会选择怎么办?

是硬着头皮,每次都是顺从女孩的意思去高档餐厅?还是认为对方女孩过于奢侈,放弃交往?

这都不是明智之举,你可以委婉地跟女孩说去一个环境简陋但更加经济实惠的餐厅怎么样?这样既尊重了你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看看对方女孩是否尊重你的价值观,如果不尊重,那只能说明你们真的不合适。

情场中的价值观应该是“求同存异”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如作者刘轩先生所说的:既能保留自己的自尊,也能保留了他人的自主。

05

前面两部分主要谈论的是与他人的交往中如何获得幸福,最后三章谈的是我们如何有效管理自己,从而获得幸福。

这一部分分别是从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养成好习惯、如何对抗负面情绪三个角度来讲解如何培养幸福感的。

在这一部分三个话题中,我对作者讲解如何克服我们的拖延症是最感兴趣的。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我们脑袋里住着一只猴子——“及时行乐猴”。

这不是作者创造的概念,是心理学界常用的一个比喻。

那么,我们“及时行乐猴”跟我们的拖延有什么关系呢?猴子当然跟我们的拖延没有关系,这个词的核心在“及时行乐”上。我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我们都有“及时行乐”的思想。

你可以联系你每次拖延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这样?联系不起来?没事,我来帮你联系。就拿最简单的早上起床来说,我们之所以起床困难,还不是因为被窝更舒适,还不是因为你脑子里的“及时行乐猴”在说:我就只再睡一会,睡一会我就起来。结果我们就睡了好大一会。

于是,问题又来了。我们怎样才能驯服这只“及时行乐猴”,改掉拖延呢?别急,作者刘轩先生教给了我们方法。

第一步:设定目标

第二步:定义规则和时间

第三步:悬赏奖励

设定目标,这个容易理解,就是明确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比如你要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

“定义规则和时间”是确定你要制定好完成你的目标的计划、要完成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你的目标得以执行。

有目标,有计划,当然不一定能帮助我们改掉拖延,这还需要我们进行奖励。奖励会让你脑袋里的“及时行乐猴”变得听话,会放弃去行乐,去干该干的事情。

怎么样?对抗拖延本是一件痛苦的事,经作者的那么一说,是不是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当然作者在书中的表达,比我说的更有趣。

看到这,你也可以看到,其实在《幸福的最小行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给我们的方法都是一些可操作的小方法,让我们看似很复杂的、很重要的事情,都可以从小事着手做,让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当然说再多,如果我们不去做的话,都是空话。希望我们都能去行动,从小改变开始,让幸福也可以变得触手可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