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什么样---《原生家庭》之六
L,90后,女孩子,未婚,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活跃; 从小在爱里长大,家庭和谐,父母感情好,L30岁了,父母从不催婚,任由她玩,由她“闹”。所以,在她的身上,有Y羡慕的一切元素......
今天,Y和L聊天,其中聊到了近期Y的工作,Y便对L说起了她的焦虑和苦闷。L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原来在重庆开店,很累,生意也就那样,我就开始怀疑自己,然后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把店盘出去,每天每天都很焦虑。我爸就告诉我说,没啥大事,这个事情最坏的结果就是亏钱,如果最坏的结果我们能承受,那就不是什么大事。你怕什么,你总是提前焦虑,提前为未知的事情担心,这是自己禁锢自己。天塌了,也有比你高的人撑着。你永远,不会是自己一个人在撑。以后,你一定等事情发生了,或者发生一段时间了,再去焦灼,不要给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你要告诉自己,没关系,可以解决,不是大事。说着说着,好像这个事情就真的很容易解决了......
L的这段话,让Y很感动,当然羡慕也是自然的。这席话也让Y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故事:一个心理医生在街上偶遇了他的一个患者,医生便关切地问起患者病情,患者神采飞扬地说,他现在状态很好,医生也看出来患者的状态很好,但是他很诧异,于是,便问患者是怎么调整的,患者说,就是你呀,就是你的那句话,让我彻底改变了,所以,要感谢你。医生很纳闷,不过还是很欣慰,心想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白费,但是他想知道是哪句话改变了患者,他好做诊疗记录,可是没想到患者说的那句话,完全跟他的专业不搭边,“好死不如赖活着”。
所以,有时候,点醒梦中人的不一定是多么高深莫测的道理或专业术语,而是一句简单直白的俗语,或者朋友的一个拥抱......但是,Y更渴望的还是家人的一句那怕是轻描淡写的“没关系”,就这都很难......
Y生长的家庭,并不算和谐,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争吵过后便是长时间的冷战,而Y就要格外小心,生怕碰到家里的“高压电”。那个年代,在Y的老家,夫妻吵架打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年三十也吵,年初一也吵,就像Y说的,在她们家,吵架百无禁忌,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吵架。强势的妻子,不善言辞的丈夫,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生活一辈子,吵一辈子,吵一辈子,依然能过一辈子......
所以,L是一个勇敢聪明且乐观的女孩,自信阳光,敢说敢做,敢爱敢恨;Y截然相反,自卑怯懦,悲观消极,极端且较真。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差别简直不要太明显......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希望读到这篇文字的亲,是那个幸运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