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内刊

忆我的泰国“学生”们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309人  俞米

2012年,我大三,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最活跃的一份子,我被国际交流处老师任命了一个“副职”,给泰国交换生当导游课程的“老师”。

5月,13个交换生如约而至。我每周代一堂导游课,时间我自己看着办。事实证明,我其实只是在带他们“旅游”。而课业结束后,他们给我的反馈是,每周最期待的就是我的这节“导游课”。

初见,是五月的一个早晨8:00,我提前很早到了他们的教室,看到空空如也,无奈我只能屁颠屁颠跑到学生宿舍楼下喊。好在班长已经起床,他帮我把其他学生都叫醒了,约摸半小时后,大家才没精打采地站在我面前。那分钟我的心情糟糕到极点,在中国,哪怕幼儿园孩子都不迟到,这都大学了,还如此散漫。我在想是不是他们认为我只是一个学生,不用那么认真……但是毕竟是第一堂课,我保持镇定一板一眼地完成了授课。

下课后我打电话给交流处负责老师反馈今天的“遭遇”,老师司空见惯地说,他们就这样,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反馈这个问题,随便带带就好,反正就一个学期。

我是一个很较真的人,我想他们既然不愿意上教室就不上吧,以后我的课全安排在室外。由于我的课程特殊,所以这个决定让我后来的教学如鱼得水,开展得无比顺利。

第二次课,我仍然在学生宿舍楼下等,由于我提前通知了教学方式和地点,学生们果然按时集合,且这次“全副武装”,女孩子们全化了妆,男生们也捯饬得很精神。重点是脚上没穿拖鞋了,一致是旅游鞋或者皮鞋,这点改观让我着实开心。

后来教学我分别带他们去了红塔区博物馆、全球第一生态村大营街、龙马山、东风水库、月光俱乐部、观松寺、郊区的农家乐等等。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我开始计划的“导游课”,由于学生们中文实在有限而我又不懂泰文,所以演变成“旅游”。我会在行程中尽量让大家每个人开口用中文表达一个景点上的特色,或者他们自己的感受,或者尝试自己讲解部分景点。

班长名叫宝才,是一个很阳光的男生,刚认识的时候他问我“老师,为什么每个中国朋友听到我的名字就笑?”我告诉他,因为在中国常唤家里的宠物叫‘旺财’,和你的名字比较像。但是你的名字寓意是很好的,代表主人比较有才华”。他的中文在学生里是排名第二的,基本我说的话他很快都能理解。他听后满意的说,那就好!

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学生,由于儿时疾病他的一条腿有缺陷,所以他虽然年纪比我还长两岁,但是才上大一。他行走非常不便,特别是下坡时,对于我在室外上课这一点,他算是我们上课过程中最吃力的一个。好在同学们都很照顾他,全程大家接力搀扶他,有时候是我在搀他,只要有走路的地方大家刻意走得缓慢。一些景点他自己也怕耽误大家,会主动提出在原地等我们回来。

他名叫陈文德,因为他颇爱中国文化,所以是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也算有姓有名。其他学生是泰国懂中文的老师取的,所以大多没有姓,且名字也时常令人忍俊不禁。

他曾做过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事情,他想在中国的这段时间读一读四大名著,我答应帮他去找白话文的书籍,不过,他看起来仍然是很吃力的。有一天,他拿了一盒光碟给我,开心地说买到了《红楼梦》的光碟,我狐疑地看看他,心想,《红楼梦》好歹也有一箱光碟吧,一盒能讲什么?他问我《红楼梦》是不是还有其他名字?我说,也叫《石头记》!他打开包装,我差点一口血喷出来,上面写着《金瓶梅》。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怎么和他解释《金瓶梅》是什么,只记得我心里狠狠地骂了那个给他卖“假光碟”的老板。

他做事是极为认真的,每次作业数他做得最好。他也是最有心的,走的时候,在践行宴上他把皇家呵叻大学的领带和校徽送我留作纪念,还写了家里地址给我。当时还没有微信,他们用MSN,我们用QQ,为了保持联系,他申请了QQ号码,加了我,时至今日,旦凡我发动态他一定是第一个点赞的。

毕业四年了,他们也都工作、结婚了吧,大学里的这次“老师”经历是我认识泰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也给我带来很多快乐。也许有朝一日我会在他们的国家,和某一个或者几个学生遇见,一起聊聊当年在中国发生的这些乐事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