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层级的思考
文丨歌斐
今天在读设计师自学的文章中知道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感觉很受用,于是百度了一下。然后发现百度百科写的最全面,但是学术味太浓。于是又查阅了几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领会”层面的总结如下。
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分为六层,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读完一遍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需要知道(了解)的知识点通常出选择题、需要领会的知识点通常是填空、选择题。需要应用的知识点通常都是案例题、分析题等。
在我看来,六个层次的要求大致非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识”,即知道、领会,第二阶段是“用”,即应用、分析,综合,第三阶段是“品”,即评价。
第一阶段 识
第一层:知道 Knowledge
知道,意思是了解、可以复述事实和基本概念。关键词:识别,呈现(回忆、定义、陈述)。
可以说这是对知识学习最低的要求,如小学的时候识记课文的生字。
第二层:领会 Comprehension
领会,意思是解释理论、事实和基本概念。关键词: 解释,举例,区分,归纳,比较,描述,重述,说明。
在识记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对识记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第二阶段 用
第三层:应用 Application
应用,意思是运用所学的概念、法则、原理等,解决问题。关键词: 操作,修正。
这是学以致用的第一步,确切的说运用单一或有限的知识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四层:分析 Analysis
分析,意思是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理清问题中各要素的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关键词: 辨别,组织,实验,解构。
与应用不同的是,需要运用更多的知识点,同时也需要对问题深入解读。好比小时候我们为了了解录音机的构造,偷偷的把它拆了,然后重新组装,前提是知道拆下来的零件属于哪个部分、以及这个部分各零件的位置等。
第五层:综合 Synthesis
综合,意思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按要求重新地组合,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关键词: 创造、编写,设计,计划,系统化。
这是应用和分析的升华版,可以说高级的应用,是全面解构后的创新应用。
第三层 品
第六层:评价 Evaluation
评价,意思是综合各方信息,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以及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关键词: 证明,校验,鉴定,评论,预测。
好比古玩鉴定一样,评价是辩证、全面分析后给予结论。
如果把以上各个层次与设计师的职级对应起来,初级设计师侧重于应用,高级设计师侧重于分析和应用,资深设计师侧重于分析、综合,设计专家侧重于分析、综合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