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

2020-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自我觉察日记本

古代吠陀的经典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马雅一个基本的原则下运作的,也就是相对性与二元性。

上帝“唯一的生命”是“一个绝对的整体”。

除非是在虚妄或不真实的帷幕下,否则他无法显示成个别多变性的万物。

宇宙的幻象就是马雅。

近代每个伟大的科学发现都证实了先知的这个简单看法。

    牛顿的运动定律是马雅的法则:“每一作用力必有一相等的反作用力,任何两个物体相互的作用力必定相等且方向相反。”

因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完全相等的。

“单一的力是不可能的。作用力必须而且永远是成对的,它们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

    自然基本的活动都显示出他们马雅的根源。

例如,电是种斥力和引力的现象,电子和质子带着相反的电性。

另一个例子:物质中的原子或是终极的粒子,与地球相同,是一块带着正负极的磁铁。

整个现象的世界都处在不能改变的极性振荡下。

从来没有物理、化学或任何其它的科学能免于相对或对比的原则。

    所以物理学不可能独立于构成万物本质的马雅而形成公式。

自然界本身就是马雅,自然科学一定要处理她无可避免的本质。

在自己的领域里,她是永恒而无穷尽的,将来的科学家也只能探索她一个接着一个无穷多变的外在。

科学因此停留在无休止的变迁中,无法达到终极。

它实际上适合于系统地阐述已经存在运行着的宇宙法则,但无法侦测到此“法则的组成者”与“唯一的操作者”。

万有引力与电力壮观的表现众所周知,但万有引力和电力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超越马雅是千年以来先知们所指派给人类的任务。

人类最高的目的就是超越创造的二元性,意识到造物者的一体性。

那些执着于宇宙幻象的人必须接受它基本的两极法则:

涨潮与退潮、上升与下降、日夜、苦乐、善恶、生死。

在人类经历了数千次的诞生后,这个循环的方式显现出某种极度痛苦的单调性,它开始对马雅强制性的冲动,投出充满希望的目光。

    撕裂马雅的面纱就是洞察造化的奥秘。

那些将宇宙如此地展现出来的瑜伽行者是真正仅有的一神论者。

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崇拜偶像而已。

只要人还停留在臣服于自然界二元的幻相中,双面的马雅依然是他的女神,他无法认识真正唯一的上帝。

    这个世界的幻象马雅,也称之为“无明”,字义是“非知识性的”,无明,妄想。

马雅或无明是不可能用理智的信念或是分析摧毁的,只能通过内在“涅比卡帕三摩地”的境界达成。

旧约中的预言家及所有地方、所有时代的先知都是在这种境界下预示事情的。

    在宇宙百万兆的奥秘中,最显著的就是光。

不像音波的传导需要空气或其它的物质当媒介,光波自由地穿过星际之间的真空。

即使是在波动的理论中,假设星球之间存在着光的介质以太,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空间的几何性质使得以太的理论是没有必要且可以抛弃的。

在两种假说中,光是自然界表现形式中最微细,最不受限于物质形式的。

    在爱因斯坦广阔的观念中,光速—每秒186000英里—在整个相对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用数学证明了,光速是到目前为止在变迁流动的宇宙中,人类有限的心智所能想到的唯一常数。

光速独特的绝对值取决于所有人类时间和空间的标准。

时间与空间是相对而且是有限的因素,它们实际的测量值是由光速的标准而来,并不是迄今所认为的那样是抽象永恒的。

在加入空间成为一个相对性的次元中,时间放弃了由来已久的认知,变成了一个确定的数值。

时间现在被裸露,显示出它正确的本质—一个简单模棱两可的要 素!爱因斯坦大笔挥下了几个公式,除光之外,排除了宇宙中每个不变的事实。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之后发展的“统一场理论”,用一个数学方程式包含了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爱因斯坦把宇宙的结构归纳为单一法则的变异,跨越到先知们声称千变万化的马雅是造化的唯一组成的时代。

伟大的科学家们现在不仅大胆地主张原子是能量而非物质,而且相信原子的能量实际上是心智的材料。

当我们移去幻觉时,也移除了物质,而实际上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我们最大的幻想之一。……粗略的结论就是说世界的材料是心智性质的原料……~亚瑟·史坦利·艾丁顿

“知识的潮流朝向非机械性的事实发展,宇宙已经开始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而不是一个巨大的机器。”~詹姆斯·金斯

20世纪的科学因此听起来很像是古老吠陀经中的一页。

完美瑜伽行者的意识很容易认同宇宙的结构而非狭隘的身体。不论是牛顿所谓的“力”或是爱因斯坦“惯性的现象”,万有引力无法迫使一位大师显出“重量”的性质,这是所有物质东西所特有的重力情况。当他知道自己是无所不在的心灵时,就再也不会受到时空中刚硬身体的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