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散文

子女要靠献血积分配学校,变味的“公益”还算公平吗

2023-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若云流霏

  近日,浙江武义县的一则事件被推上了热搜。

  原来,住在这里的小孩上学,靠的不是“就近原则”,也不是哪个家长给学校好处多,而是依靠所谓的“献血积分兑换标准”,例如,义务献血一百毫升一次,可以积累两分,献血四百毫升,可以累计八分,义务捐献自己骨髓或者血小板的,可以直接积累三十分,最高累计三十积分为满分。

  这段文字一经发出,立刻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认为,学生入学,本应该本着“公平,就近”条件,而这样一分配,不仅是完全颠覆了学生入学的需求性,也破坏了公益献血本身“自觉自愿”的公平原则。

  对于此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武义县的领捣,然而,对方却十分痛快的承认,确实是存在“上学和献血挂钩”这一积分制度,设定这个的主要是原因还是由于本地血库严重不足,且自愿献血的人严重缺乏导致的。而假如将子女上学和公益献血挂钩,则会大大提高群众参加献血的积级性,也算是一件好事。

  对此,教育局也回应,即便是家长不参加公益献血活动,适龄儿童到达年龄也可以肯定分配的到学校上,只不过比起来参加献血的那些家长,可能就相对资源比较一般了。

  虽然说如此讲,但是通过记者做街头采访,不少群众表示,自己还是不太愿意参加公益献血的。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个好学校,也有些家长表示,就算是献几百毫升血,也算是值得了。

  这样的情况,经过走访,其实不仅仅是在武义县,许多地方都有。一方面,是地方的血库资源紧张,献血人数逐年减少,另一方面,不少医院患者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需求。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平衡利弊,既能让人自觉自愿的献血,又不至于让人感觉难堪,这便是多做好事多宣扬,而不要使用子女入学这种变相的方式获得,否则,这样得来的公益公平,是否要在另一个方面失去更多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