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育儿思考]用蒙氏理论剖析孩子审美敏感期
文/落幕红尘
有一个孩子在家长送上幼儿园前要求家长把套在袖子上的护袖拿掉,家长问为什么,孩子说:被小朋友说,我会很丢脸。这又是为何呢?为此,这位家长还特地请教了孩子班上的老师。
老师认为这个问题有它的多面性,按照上幼儿园的年龄段来看,应该是在3到6岁之间,在这个时段,是正处于孩子的多敏感期。比如说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细小事物敏感期、婚姻敏感期、审美敏感期、执拗敏感期……等等一些敏感期。按照家长所描述的这一个语言判断,估计可能是孩子已处于审美敏感期,对美有了一个自我认定;或者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但不管是哪一个敏感期,这都足以证明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要好好维护孩子的敏感期,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多多地尊重孩子的意愿。
是的,我们家长应该相信老师的分析,采纳老师的建议。
要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要求,这是孩子进步成长的表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又朝前迈了一步。今后他还会不停地朝前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年纪小小的,衣服袖口多了个护袖,就怕同学笑话,自己就感到是个丢面子的事,有的家长会担心,这会不会与虚荣心扯上关系啊?
其实还没到那一步,即便到了那一步也什么可担忧的。虚荣心也不完全是什么坏事,一个人内心滋生虚荣,潜意识里还能激励人的图强斗志,不服输,以期再战的决心。
当一个人想要突破眼前的审美局限,不仅仅是衣服的美,就会延伸开来去想,更大的房子是美,更美的房子是美,比电瓶车好的汽车是美,衣服是贵的,名牌的比便宜的不是名牌的美,这时人的爱面子心才与虚荣沾了边。
沾点边不可怕,关健是及时引导和如何引导。
我们成人知道,能和收入与地位相匹配的虚荣心没什么不妥。关健是出现一种失衡的心理,没有经济基础作后盾的盲目攀比,才是极为可怕的虚荣心。
我们教会孩子的是如何去认识美?比方说穿衣服,不一定非要穿上名牌的衣服才为美。只要与自身家庭条件相匹配,适合自己的消费,就是最好的。我们教育孩子不去和别人比物质层面的东西的多寡、优劣,要比就比精神层面的东西,看谁拥有的多;要比就比学习,看谁的成绩更好;要比就比内在的,看谁的心灵更美。
吃穿用都是外在的和物质的东西,美是既要有外在的还要有内在的,内在的美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美,拾金不昧是美,助人为乐是美。扶老携幼是美。
现在的孩子智商情商远比我们那个时候高,所以反应在孩子身上敏感期的这一特点,也会相应的往前推,大概有一两岁之差吧!这个敏感期界定在3到6岁,因智商情商的差异,或因性格的差异,这个敏感期的时间也会靠前或延后。
处于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对美或何为美,何为不美,有了一个朦胧初步的识知,基于这种认知的不断拓展和巩固,便有了审美观的雏形。
孩子审美观的建立不是单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还有家长的,还有与之密不可分的种种社会关联。
而起着主要作用的还是家长和老师。
怎样引导孩子确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我觉得应该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
上幼儿园的孩子,除睡觉外,孩子与老师、同学相处的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幼儿园,而孩子的诸多敏感期都出现在幼儿园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关健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事物形成的认识,对以后孩子三观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什么是美,何为美?在这个审美敏感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出现审美怪象,颠倒美丑也不为怪。
还有一点,中国人审美观与欧洲人的审美观,在根上还是有区别的。中国人的衣着,男女区别很明显,女子穿衣偏红偏花多一些,男子穿衣偏深偏单一色调多一些,可欧洲人这样区别可能会很小,即便有,还是会存在民族的传统审美差异。
有这样一个母亲在网上给孩子买了套红蓝相间的方格子呢子上衣外套,从卖家图片上看,外国小男孩穿在身上很好看,很帅气。第一年孩子穿到幼儿园没什么,可第二年,该穿呢子上装的季节,刚穿了二天,第三天孩子就要求换装,不愿意穿了,说是女孩穿的衣服,到幼儿园会有同学笑的。这就是中国人在根子上固有的一种民族审美观,容易接受习惯的东西,排斥另类的东西。
从这一现象可以说明两点:一,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同学不喜欢穿花衣服,你要是穿了,和同学相处的关系就会出现不融洽,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应当给予肯定;二,孩子有了对什么样的衣服,花色、颜色及穿在不同性别的人身上是有区别的认识,是审美认识深而多层次的在孩子身上的体现。
在审美敏感期,孩子有了自己的对美的认识,我们要的不是对孩子对美的认识的上纲上线,与成人认识意义上的虚荣心挂钩,而是要做孩子的知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