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里种下生活的种子随笔散文今天,简书首页就你一篇文

点滴处,谈谈我眼中的文化

2017-11-20  本文已影响28人  无墨水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我在这里的笔名,貌似“先生”,其远为先生之意,实为无文字修练的中年男性之一枚;这样的解释,也是希望此文如果有幸与大家见上一面,大伙儿们也能与我一样对其指指点点,得以碰撞文艺生活中,这若即若离的点滴快乐与哀伤;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都不知不觉的发现,时光里,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是这文字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离开过我们,这大概便是真实的故事与生活;于千万人中擦肩而过,蓦然回首时能够莞尔一笑,发现这百态人生中总有哪些不期而遇的影子,与你同行。

图片:笔者摄于北方小城

这几天散步在这里,瞥到这个主题文章,起先还在想:这简书莫非真的如此苛刻,一篇文章可以这样孤独的挂于山峰之首,且傲视于这丛丛山林之间,这也真是艰难之艰难不过了;今天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很棒儿的文章主题,既然是主题,想必主题之上必有其除营销传播之外的文字意义吧。

今天,简书首页就你一篇文|我见过简书最美的样子  ---张诺一

"那些怀抱热烈情怀的人们,熬过无数个日夜,创造出来的世界,我确信他们是最好的世界。"

今天,简书首页就你一篇文|希望你不要沉溺于简书 ---洛子帅

"在追逐大海星辰的过程中,我有可能迷失了我自己。"

今天,简书首页就你一篇文|诚实善良地写作  ---饱醉豚

"真实写作,独立思想。这是真正的诚实和善良。"

真实的意义,应该是难以挖掘的吧?特别是对我这位初来此地留迹的非文人一枚来说:这文字的意义,也是一直让我无比疑惑的。也只把这几段文人习作的题目和点睛之处摘录下来,也算是我对这简书有了新的认识了吧?不得不说,这真正的诚实与善良,极具引力的让我在这个主题之下,敲起键盘,留下这篇不知深浅的随笔文字。

话说前几日,逛荡在这简书的小巷内,发出“当你发现,在这个网络世界阅读时,需要区分不同年龄阶层的文章时,你应该意识到,现在的你以及这个世界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这样的感叹时,我并未感叹这逝去的不漫长的岁月给我带来的的一种苍白——一种对于青春与生活的哪些朴实而日记般流水的文字的似曾相识之感,只是在这相识之中再也难以找到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新鲜劲儿...多数时候,还是心怀羡慕,或许这是一种嫉妒,让你在读罢哪些稀乎平常的琐碎之时,总能在一些文章中发现他们的青春和玩世的影子,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哪些似乎有学无止境的探索未来的文章予以眼前,此时,你总会觉得,这里有好多好多的年轻,还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毫无做作的倾述着他们的难以迸发和表达。可是,当你发现这里还有一部分文字,或是讲叙历史与前人的故事,瞻仰和吸附这文字之中流淌的文化衣衫与气息,或是披着他们的风骨,把你带到哪久远的优美和时下的浪漫之时,你总是能沉浸于其中,悠然自得,泡上一杯清茶,或是点上一杯美式,踏上心灵的旅行,徜徉于山林小巷的阡陌之间,游荡于江河湖海的岸角天涯,亦或驻步于庭院深深之中,还有哪永远不会年老的菁菁校园中的印象角落,此时此刻,总会发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小叹,只是这叹息之声所处的情景不同罢了!

这大概便是我对这民俗文学的见识吧……

简书最美的样子,我没见过,这也许是个迟来的遗憾。但是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城市,一座座钢筋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与一座座散发着原木清香的山野小屋驻地而起,在这天空之下,大地之上,勾勒出一幅别有韵味的山水墨印,深深浅浅,总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只是,远近高低各不同,酸甜苦辣各自知罢了。

 图片:笔者摄于北京

这是否是真实的文学,很难说,对我而言,更是难以驾驭这评判的文字。但是我所知道的是:诚实而善良的真实的写作,这必然是没错的。从文字到文学,再从文学到文化,这本身就需要一种最本质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体现于文学本身,更体现于文学之负载的生活,而这生活之上则是在此中的人们的个性所在,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个性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文明所在?

-----余秋雨:《君子之道》摘录-----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日本神户的演讲中说:

西方的物质文明是科学文明,并最终发展为武力文明来压迫亚洲国家,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谓的“霸道”文化。而东方文明则是要远远超越它的“王道”文化。王道文化的本质就是道德和仁义。

你们日本民族既得到了欧美的霸道文化,又拥有亚洲的王道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未来,日本究竟是要成为西方霸道的鹰犬,还是做东方王道的干城,都需要由你们日本国民自己去详审慎择。

后来的情况如何呢?七十多年之后,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到中国天津演讲,他在引述了孙中山上面这段话后坦陈:

令人遗憾的是,日本不仅没有听从孙中山的这一忠告,反而一发不可收地走上了霸权主义的道路。

《对话稻盛和夫》(四)第85页

孙中山把荣格所说的“西方互相冲突的文化”与中国以道德和仁义为本质的“王道”文化一起放在日本面前,要他们“详审慎择”。这个思路,也就是把不同政治选择归因于文化选择。然而,既然他提到一切都是“自古以来”的,那么,要日本选择“王道”文化也就几乎不会成功,劝告也只是劝告罢了。

王道、道德、仁义等等,大家都会说,但当这些文化理念全都沉淀为人格,而且由悠久的岁月沉淀为集体人格,别的人群要学,就不容易了。

这段记录引申于荣格与胡适的一次见面中荣格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认知。

是啊!这就是文明的大家风范的见识;我们的见识肤浅,可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是:在这个我们生活着土地,还有着一种古老的文字赋予的群体个性,这就是传统的美德。或许有哪么一刻,这种群体人格并不是那么健全,因为我们难以理解所有的世界,难以理解所有的个性,难以理解所有的人……但是,多数人都是心怀美好,面朝大海,总有春暖花开时吧?也许,真的有那么一时,这理想的群体人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筑起了一座桥梁,让人们拉起手,大声说:这就是我们世界,从来都如此美好!

所以说,美好的文字,出于生活,高于生活;有时,你会不经意的发现,在这历史的文明的长河里,总有那朴素的一篇记录,记载着这渺小而却不平凡的冷暖自知的生活,这便是一种文明所在,文明的进步。

在哪遥远的谦卑与源头之上

我们爬起

却从未真实的屹立

我们相信

只是在我们真实的遥远中

让我们更加走近

因为我们相信

在寒风与冰雪中也有满山盛开的雪莲

那是好多的曾经与现在的你

喜欢的吧

【笔者于2016年4月的诗词习作一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