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沉重的话题

关于新冠病毒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是沉重的,它何时消失、能否消失成了人们关心的重点!
先前,人们知道“战胜病毒靠自身免疫力”。
但是,界各地的研究表明,人体的自然免疫率在10%到15%之间,远低于90%到95%的人口达到群体免疫所需要的免疫力水平。
后来,人们把希望寄托于“疫苗”。
但是,何时才能研究出有效的疫苗?假设我们有了一种疫苗,能够覆盖全球所有人口,这可能需要3年或4年的时间。
虽说疫苗"目前看来是最好的出路",但有专家称"没有水晶球",疫情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如果病毒发生变异,可能会使现有的疫苗失效。
再后来就是: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
世界卫生组织的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做出了可怕的预测,她警告说,有许多变量在起作用,这些变量将决定这种病毒会折磨地球多长时间。
世卫组织紧急情况执行主任迈克·瑞安博士在日内瓦举行的电视会议上讲话,并对该病毒的寿命进行了预测。
“我认为这种病毒可能成为除艾滋病外另一种流行性病毒。而且这种病毒可能永远也不会消失。只能够加强控制,而无法根除。”
疫情以来时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各国不得不开启经济“阀门”,积极推进“复工”。可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权衡经济重新开放与健康风险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的重新开放,必须考虑到疫情的激巨暴发,必须考虑到目前的卫生保健系统的能力。
那么,得出的结论只能是:
抗击病毒的斗争将是漫长的,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后果将是持久的。
所以有人预测,新冠病毒将改变世界的整体格局,将改变全球人类的命运!
附:今日疫情:


5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例(上海5例,海南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吉林);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45人,重症病例无变化。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6例(含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69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5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9例(其中重症病例1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1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4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3927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5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70例(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61例(境外输入3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3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52例(出院1019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3例),台湾地区440例(出院387例,死亡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