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化王阳明和曾国藩哲思

从哲学谈教育

2017-12-11  本文已影响40人  KafkaG
6.jpg

丹麦神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在他的《哲学片段》中曾说:真理不是灌输给他的,而是他原来就固有的。这句话出现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思考方案》中,本章的前半部分着重论述的是苏格拉底的思考方式,这句话描述的就是他的“助产术”的思想。"助产术"是苏格拉底的一个主要的学说,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化方法,到了他的弟子柏拉图那里,进一步发展,就成了“回忆说”,它是指:人的感觉只能认识变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这又是一个思想上的进步。

柏拉图相信每个灵魂在出生时都带有“至善的形式”以及对所有事物的完美认知,因此当他们学习时只是将这些知识“回想起来”。因此这个“回忆说”的思想隐藏着“性善论”的观点。

“性善论”和“性恶论”一直都是知识界的大争论,拿我国来说,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如:语“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再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是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很明显的告知,就像水天生就往下走一样,人是天生就是善的。庄子也说“故意仁义其非人情乎?”也是明显的“性善论”的支持者。


5.jpg

“性恶论”的拥趸者亦不少,法家多是代表,当然最著名的莫过于荀子和韩非子。荀子的“性恶论”倒不是那种干脆到底的“人之初,性本恶”。而是强调人天生有“恶”,就像天生有“善”一样,存在于天性之中,所以需要后期的道德教育去规范引证。至于韩非子,则是鲜明彻底,认为人性本恶,需要严刑峻法的约束和管教,当然,这种“人性本恶”的思想是法家存在的基础,因为法家是最强调秩序的,而这种秩序来源于法的管理,然而管理的应用场合是混乱,混乱的来源则是“人性本恶”。我认为,韩非子的“人性本恶”的思想太过纯粹和消极,确实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反而,我倾向于“性善论”,正如王阳明的“良知”学说一般,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
由此,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助产术”到“回忆说”了,从儒家到法家,从“性善论”到“性恶论”再到“良知论”,它们对现实的启发是什么那?在于“教育”这个方面。


4.jpg

对于教育,这几个学说之下隐藏着一个方法:“引导”,即要“引导型教育”。譬如对小孩子的教导,我们知道由于童性使然,我们并不能了解他们多少,同样,他们也不能听懂我们多少,但倘若他们因为调皮犯了错,我们抓过来就打骂他们一番,则总会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不能阻止他们下一次的犯错,首先因为天性使然,接着就是打骂作为一种惩罚并不是引导,外部的体罚并没有进入内心,因此他们不会记住,当然也还会犯错。这个时候,倘若我们了解上面的理论的话,那么就可以运用之,就可以采用一步步引导的方法,使小孩子自己说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从心里记住一件事情的好坏,当然就可以让他们下次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

这种引导性的教育方法的重点是要对方自己说出正确的观点,也即柏拉图所说回忆出固有的知识,孟子所说回忆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王阳明所说的唤醒出自己心中的“良知”,在这里,教育的施与者扮演的是“助产婆”的角色,而非“审判者”的角色,这同样是重要的一点,不能以盛气凌人的态度教育人,而应以平等者的角色引导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其实也是性善的一面,良知的一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