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有见笛(Dì)丨画劳动者的米勒,“土得掉渣”却真的动人
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来啦!!!五天小长假,各位看官们打算怎么安排呢?是去景点看人海?还是在高速上看风景?或者在家“葛优躺”?按字面意思劳动节不是应该去劳动的么,咋又放假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迎接劳动节的到来,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艺术史上十分“接地气”的艺术家,他曾说“最令人愉悦的事情是人们在树林或耕地中享有的和平,宁静。”他用画笔刻画了最美劳动者形象,并赋予了他们人性的光辉和尊严。他被誉为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也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米勒《自画像》c.184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1814年,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米勒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他跟随父母下田劳作,干各种农活。除了干农活,米勒还在两位乡村牧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拉丁语等知识,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
▲米勒的故居,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七岁时,米勒创作了一幅《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第一次将他的艺术天赋展现出来。父亲也觉得儿子相当有潜力,于是来年将他送往瑟堡市学画。米勒很争气,23岁就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这让他有机会前往巴黎美术学院向著名学院派画家H·保罗·德拉罗什学习。来自农村的穷苦孩子米勒对繁华的巴黎社会一无所知,同学们都笑他土里土气,老师也看不惯米勒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德拉罗什经常对米勒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Delaroche《The Death of the Sons of King Edward in the Tower》c.1831, 181x215cm,图片来源于网络
米勒渐渐感觉这个国际艺术之都与自己格格不入,尽管这里应有尽有,那些快乐似乎都是属于都市人的。独自走在街头的米勒不时产生了回老家的想法,但过得穷困潦倒他只能继续忍受着。在巴黎学画的这段不太如意的日子里,米勒唯一能想到的调剂方式就是前往卢浮宫,当他去到卢浮宫望着一幅幅大师们的作品时,才能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穷困和接踵而来的各种打击。
▲ 米勒《Académie masculine (Male Nude) 》局部c.1837,图片来源于网络
26岁时,米勒凭借《勒弗朗夫人肖像画》入选沙龙展,成功跻身巴黎画坛。然而穷困的现实并没有放过米勒,为了生存,他只能用自己的画去换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资。最落魄的那段日子里,米勒为接生婆画过广告招牌,为了迎合某些富裕人群的口味,还画过庸俗不堪的裸女画。
▲ 米勒《勒弗朗夫人肖像画》(Portrait of Mrs. LeFran)c.1840,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天,米勒听到背后有人悄悄议论他:“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什么都不会画的米勒。”米勒的自尊心被深深刺痛了,他对自己的选择开始怀疑,他也意识到城市早已失去了那份对宗教的虔诚,乡村或许依旧是那片心灵的净土。加上当时的巴黎正遭受着黑热病的肆虐,为了躲避瘟疫,米勒带着全家人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一待就是27年。
▲Jean-François Millet 《Retreat from the Storm 》c 1846,46.4 x 38.1 c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图片来源于网络
米勒在巴比松依旧过着十分穷困的日子。他每天基本只干两件事,上午到田里耕作劳动,下午开始画画。劳动得到的收入微乎其微,除开一家人的必要开销,米勒手中几乎没有多余的闲钱。省吃俭用好不容易留下的几个钱,他都会用在购买颜料、画布等画材上,要实在没有,他就将就着自己烧制的木炭条画素描。
▲ 米勒《The Winnower 》c.1848,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巴比松的日子虽然穷苦,但米勒却感到幸福,因为在这里他不再需要苟合他人的想法,他能画自己喜欢的题材和对象,这些都来自他身边的农民邻居和朋友的日常。不仅如此,米勒还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在巴比松村画家们互相欣赏,在精神上互相给予支持,并建了一个艺术群。后来世人将这些画家归类为一个非正式的艺术流派——巴比松画派,其中的杰出者则被誉为“巴比松七星”,米勒便是其中一员。
▲图片表情素材来源网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米勒之前,也有不少描绘农民生活的画家,但视角却与米勒不太一样。例如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17世纪荷兰风俗画画家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他们都以农村的生活场景为艺术主题,但却不是描绘辛勤劳动中的场景,多数是表现休闲聚会、把酒言欢的热闹场面。
▲上: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c.1568;下:奥斯塔德《在房中酗酒的农民们》c.1635,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前辈们不同,米勒画的是辛勤劳作中的农民,人物通常没有什么细节,五官也藏在暗影中。画中人物神态平和就如雕塑一般,成为大地上永恒不朽的标志。就以下图《拾穗》为例,画面描绘了三名穿着粗布衫裙的妇女,正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拾掇着收割过后遗落在地上的麦穗,而远处则是丰收的场景。
▲米勒《拾穗》c.1857,奥赛美术馆,图片来自官网
整幅作品采用了暖黄色色调,红、黄、蓝三块头巾是米勒作品中少有的鲜艳色,但却不显得突兀,它们被更大范围的沉稳浓郁的黄色所包容,画面安静且庄重的基调给观者以牧歌式的艺术感受。米勒将这一纪念性的瞬间记录下来,并赋予了画中人物崇高的尊严,形成了如同英雄人物一般的宏伟庄严形象。
▲米勒《拾穗》局部c.1857,奥赛美术馆,图片来自官网
实际上,米勒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生活依然处于极度贫困中,现实生活的窘迫与画面中质朴的平和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画面中的的三位妇女就是以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为原型创作的,所以米勒绘制得如此感同身受,动人至深。而在画面中,远处的丰收景象与近处的拾穗者,用一种反差展现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困苦和艰辛,米勒用作品讴歌被工业文明磨损掉的人性价值,彰显了土地劳作的意义,树立了最早的劳动者美学。
米勒的“土里土气”,梵高挚爱一生
被米勒打动的群体中有一位不平凡的青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梵高一直崇拜的画家前辈就是米勒,早在1873年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就已经表达了对米勒作品的欣赏之情。后来,在梵高艰难的一生中,他还临摹过不少米勒的绘画作品向偶像致敬。
▲上:米勒《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c.1848;下:梵高《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c.1890,图片来源于网络
梵高为什么如此喜爱米勒呢?从米勒的老师德拉克罗瓦的日记中或许能找到答案。德拉克罗瓦曾在日记中写道:“今晨,他们把米勒带到我的画室来了。他谈他只读过《圣经》 和有关米开朗琪罗的书……我所看到的他那一小部分几乎大致相似的作品,都企图通过或是干的或是杂乱的笔法来竭力表现出一种深刻而又有些做作的感情。”
▲上:米勒《Winter: The Plain of Chailly》c.1862;下:梵高《Snow-Covered Field with a Harrow (after Millet)》c.1890,图片来源于网络
《圣经》中所展现出上帝对世人的爱,以及米开朗基罗对艺术的强烈激情,不仅影响了米勒的艺术创作,也同样是梵高艺术人生里两股重要的力量。我们知道,梵高的背景跟米勒有些类似,父母对宗教都怀有敬仰之心,并且,他们都有着相同苦难的人生。梵高那灿烂的向日葵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壁画,震颤人心,充满生命力。而回过头看米勒的画,虽然多是一些在田间低头弯腰劳作的农人、农妇,外貌朴实无华,却似乎带着平凡的神性,安静迷人。
▲上:米勒《第一步》c.1866;下:梵高《第一步》c.1890,图片来自官网
米勒对现实情感的真挚描绘打动着梵高,他们都画过《播种者》,准确地说,梵高是以米勒的作品为参考对象创作了自己的版本。梵高笔下的播种者像是一个在阳光下踢着正步的少年,米勒笔下却是真真正正穷苦受难的农民。
▲梵高《播种者》c.189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米勒整幅画作的色调给人强烈的压抑感,地平线被拉得很高,农民脚下的土地如同浑浊的巨浪翻滚着。他右手撒下“希望”的种子,左手耷拉着布袋怕种子洒落。农民背后飞来数十只鸟儿,它们正在偷吃撒落在地上的种子。法国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忍不住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米勒笔下的土地仿佛指代着每一位农民身上那沉重的命运。
▲米勒《播种者》c.1850,图片来自官网
对梵高来说,米勒的绘画是指引他前行的艺术坐标。小编想,如果当初梵高没有接触到米勒的作品,梵高也不会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梵高。
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特别是富有真情实感的艺术作品,更能持久地打动人心。米勒是梵高的艺术偶像,更是贫苦劳动人民的代言人。米勒用自己的人生守护了艺术的纯洁与高贵,以淳朴的艺术语言将劳动者的形象重新塑造。米勒用现实主义的描绘为劳动者们发声,他的“声音”是如此沉稳洪亮,响彻整片法国大地。
文:毕水华 丨编辑:耘菲
责编:蜜丝姜
监制:大G小r迷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