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

灵魂与自我:残雪文学观解读

2020-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物永驻

残雪并非一位常规意义上的作家,她的文字奇诡,仿佛从灵魂深处挖掘而出,直接呈现在你的面前,但你却无法立刻理解她所要表达的意思。

残雪

残雪本人文学理念的形成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两位大作家。从本质上来说,残雪和卡夫卡,博尔赫斯一样,写作都是源于自己的内心,来自于潜意识,即残雪所说的“自动写作”,相对于现在市场上的所谓作家只是学到了一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皮毛,残雪无疑要深刻的多。

了解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是面对面交谈,这本《残雪文学观》包含了许多关于残雪的访谈和残雪自己的文学观论述,对于想了解残雪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残雪的作品在中国传播力不广,只有资深的文艺爱好者和有着自我意识和艺术追求的青年会阅读,残雪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从根本上源于残雪的风格,残雪本人受西方文学影响较大,但是并非是人们所想的西化,她主张的是学习西方关于人的理性精神。

在本书中,残雪谈到对于现在中国的文学不抱希望,甚至绝望,基本看不上其他的同时代作家,言辞之中甚至有些刻薄,难道是自古文人相轻?这让我想起了纳博科夫,但是与纳博科夫不同的是,残雪的言辞并不是着重于批判,而是在揭露和抒发。

诚如残雪所说,中国当代文学大多数是刻意去迎合市场的娱乐文学,尤其是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鸡汤文学盛行,这也反映了现代物欲横行下,年轻人内心的空虚和现实的疏离,进而导致了悲观和哀伤的丧文化盛行。

即使那些可圈可点的优秀文学作品,也不过是描绘政治,经济下小人物的哀伤和悲惨境遇,表现了个体在大环境下的压迫,借此歌颂真善美,往往带有古代文人的自然主义的小命运自叹自怜。

很少有作家像残雪这样直接从潜意识出发,将灵魂深处的东西表现在你的面前,也就是残雪在书中说的,她的作品往往很难读懂,但是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影响力。

残雪的小说善于用比喻,但阅读下去,你会发现所有的比喻都是源于内部的纯粹,纯粹不等于单纯,而是源于无意识中的萌发。


阅读残雪的作品,我觉得首先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应当拥有敏锐的艺术触觉,也就是说对于细微的人性种子的萌发要认真观察,还要受过现代艺术的熏陶,养成真正的理性和人本主义的自主意识,这样才能打破中国传统的审美对自己的钳制,打破禁锢的束缚。

在阅读时,应该向内去自由阅读。当你在阅读时,进入的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因此不需要执着于结构和人物上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批评家,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去寻找作品的不足,在阅读时,其实也是一个审视自我的过程。

如果用一个比喻,我觉得在阅读残雪的作品时,就像是精神在跳舞,时而静,时而动,时而慢,时而快,交织出一幅绚烂多彩的画。

在采访中,可以看到残雪对于中国传统的审美和文学观念是持批判态度的,于是她选择了向西方学习,从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中获得了养料。在国外,残雪的作品受到好评,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更是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上和村上春树并列第四名,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但是残雪的作品就像从异国栽种的植物,并非完全西化,这样的植物,非中非西,不只是中国人觉得怪异,就是西方人也感到新奇。

那么这种植物的生命力是否旺盛,是否是奇花异草?有着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我们不得而知,只有你作为一个读者去阅读时,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令我感兴趣的是残雪的文学成长之路,似乎所有的作家都是异于常人的,并非是指作家三头六臂,比你我多了几门神通,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充满了想象力。残雪说自己三十岁开始写作,在小时候就充满了想象力,整天在大脑里构想,虽然一些是白日梦,但是其中不乏是自己潜意识的萌发。这些经历对她后来的写作产生很大影响,她的写作是忠于自己,不去刻意迎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精神的层次,人在社会上分阶级,而人的精神上也是有层次的。

有一些文学家,像但丁,塞万提斯,歌德,博尔赫斯,莎士比亚,卡夫卡,卡尔维诺等一大批作家,都不满足于表面的精神层次,而是向灵魂深处探索的。所以你如果读过上述作家的作品,或者是残雪的作品,你可能读不懂,但是总有一些东西触动了你的心灵,那就是所谓的灵魂的触动。

可悲的是,在中国,像残雪这样的不满足于精神表面的作家的作品,往往被冠上“贵族文学”的称号。这真是莫大的亵渎,难道作家想借此治愈人们的灵魂,而不是表面的欢愉,就不是文学界们一直在强调的关注人民和社会,对人的存在进行肯定吗?

文学界避免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或者是所谓的“大我”,阻止了个体自由意志的发挥,残雪表示政治上的阻碍导致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下,作家们痴迷于描写表层现实,忽视了生活有其独特的规律,越个人化的作品,才越接近人类的本质。认为看不懂的东西就是没有必要的存在,掩耳盗铃到如此地步,狭隘的主义变成了大公无私导致了文学土壤的变质。

如此说来,也不是说流于表面的现实主义文学没有积极的意义,文学是分层次的,既有现实主义也应该有探索人类深度精神生活的现代主义文学。没有实验文学是极其可悲的。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自己的深处精神和自己的思想无异于堕落。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人的思想混乱,受到日韩,欧美腐朽文化的侵袭,思想混乱,公然叫嚣全盘西化伪洋知识分子和打着全盘复兴旗号的全盘复古主义的穷酸文人,加上政治理念的投射,多股思潮影响下,一颗颗浮躁的心如何能够关注深层精神?

虽然当我们阅读残雪的其他作品,特别是小说时,会感到在表面的文字之下,潜藏着的深刻含义令我们感到模棱两可,隐喻,比喻和高度的抽象,组成了一个奇异的时空,被颠覆的文字挑战着已知的人的本性,揭露了古老而永恒的矛盾。

生与死的混沌纠葛

也就是残雪在文中所说的,对生与死的混沌发起冲击。但是她本人说过,这种玄虚的交流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她的意思是我们被压抑的人性,将在阅读时一步步展示出来,无意识中,内心的灵魂产生悸动,而这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感觉。


对于残雪所描绘的,在我们看来,暂时是难以捉摸的,但我认为越难以把握,其实越接近于真实。只有你选择了发声,那么存在才开始确定。对于残雪所主张的“新实验文学”,我们可以在本书中和残雪其他的作品比如《黑暗地母的礼物》《黄泥街》等一些作品中发现端倪。

《黑暗地母的礼物》残雪著

残雪所提到的“新实验小说”是关于文学本质的文学,它的功能是探索人的心灵,找出精神发展的规律,这种小说虽然在文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种小说在中国不会畅销。也正如残雪所说,这种小说也不会灭绝,总会有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理念,一直坚持下去。

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似乎获得过文学奖的“大师们”所写作的的作品都是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的作品。但事实上,这些作家的描写摆脱不了局限于现实主义的皮毛和社会政治的表面现象,也就是“肉体的”部分。

表面上看来主观愿望比较好,但是一旦落实到文学的根本上,“大师们”流于表面的幼稚初级的审美意识就同主流拉开了距离,刻意的靠拢反而都是大同小异,即在传统中国文学思想的架构下进行初级加工。而残雪提到的张小波,薛忆沩,梁小斌等几位作家,说他们的小说描写的是精神本身运动的形式属于“深层结构”的文学,是能够深入精神领域的。

残雪在《异端境界》中谈到灵魂在世俗之中受压,扭曲,分裂,变形,遭受致命的重创。在一切匪夷所思中,产生了高度的振奋,缓解中的回顾产生的幸福感战胜了颓废,忠实于自我。而就此产生的所谓的高级文学,却是关怀百姓灵魂乃至于肉体生活。

说白了,我们关注于自我,才会渴望一些高级的东西,如果人不关注深处的自我,何须阅读文学作品,甚至何须思考?正是我们在追求中被现实剥离,充满了失败和颓废,所以才需要找到“不正确”的答案,那些僵虫一样的“中国特色”,就像皇帝的外衣一样,越寻找越人云亦云。

我们漫长的文明诚如残雪所说,是在自恋文化中发展的,如果不去打破这种禁锢,我们的思想永远停留在孩提时期。

我们将永远无法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和不一样的自我。

梦境:灵魂的交流

或许过程是残酷的,在生之欢喜与死之悲哀的纠葛中,理性与感性的痴缠中,在现实存在和深度精神的交织中,我们才能慢慢地向自己的灵魂深处靠近。在善与恶的对立中进行无尽的抉择,慢慢地褪去现实主义的外衣,换上并不华丽,但是舒适的实验文学的大衣漫步在世界的边缘。

残雪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孤独追寻自我和灵魂,人性的过程,她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忽略地域和文明的不同,在整个文明中找到共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也会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也就是残雪的作品读了之后真的能够找到自我,拯救自己吗?残雪表示首先拯救了自己,这让我很感动,一个作家的作品首先拯救自己,才可以拯救别人。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