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携手一起回家

《三国传奇》之诸葛亮篇(17)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158人  a1c34de795a2
《三国传奇》之诸葛亮篇(17)

真假《推背图》

《推背图》 预言的都是朝代的大事和更替,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精准的令历朝统治者忌惮,所以被列为禁书。但是越禁越广,北宋时已经到了家家都有的程度。

由于害怕这本预言的威力,宋太宗赵光义想了个高招,就是除了已应验的各象之外,颠倒后面各象的顺序,制作了百部伪本流入民间。这样大家就不知道哪个是真本了。

间或有存《推背图》的,因为不再灵验,也就不藏了。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自此以后,解读后面的预言就很难了。

当今流传最广的、源自清朝皇宫的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是最接近真本的颠倒本。经过时间的检验,淘汰了大量伪本,最终把这个接近真本的颠倒本烘托了出来。

如果能从新归正顺序,就能看到对当代和未来的预言。

十八路反王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那一生的最后结局。

隐居修行25年后,诸葛亮完成了这一生的功课。但这位传奇人物的每一步都与历史的走向息息相关。

在离开世间之前,诸葛亮吩咐他最信任的人把他葬在蜀地的悬棺之中来镇守蜀地。

一旦在哪个方向出现叛乱或威胁国家安全之事,就把悬棺的头摆向哪一方,危险就能解除。

但这件事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还有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后人并未能依照此叮嘱来做,其实也是天意如此。

直到隋末时期,有人知道了这个秘密,暗地里打听到了悬棺的位置,故意派人毁掉悬棺。

结果悬棺落地,从里面飞出了十八只鸽子,四散而去,这就是隋炀帝时期的十八路反王的由来。

这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路烟尘共同推动了隋朝的解体,最后由李世民一统山河,迎来了大唐盛世。

再护巴蜀地

唐朝中期,诸葛亮再度现身,投生当时显赫的韦氏家族,取名韦皋。

韦皋出生三天时,家里就举行了召僧斋,请了很多高僧来为婴儿祈福。

其中有一个不知名的印度僧人,不请自来,看着婴儿问:“别久无恙乎?”小韦皋似乎听懂了他的话,一直对着他笑,大家都非常惊异。

在韦皋母亲的一再追问之下,这个僧人才说韦皋就是诸葛武侯的转世,以后还要当蜀地的元帅,庇护蜀地。

因僧人从前住在剑门,与诸葛亮关系亲近,听说他降生在韦家,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探望。家人听了他的话都感到很惊异,于是便以 “武侯”做为韦皋的字号。

后来韦皋果然被封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成为封疆大吏,再度当上了蜀地的守护者,开始了华丽的征战生涯。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史称其 “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韦皋不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而且擅长诗书,精通音律,可以说是全才。不过说到他做的千古不朽之事,并不是在仕途上。

从他刚出生就碰到的那位印度僧人可以看出,韦皋与佛家非常有缘,他更大的功德是完成了乐山大佛的修建!

乐山大佛是唐玄宗时期开始动工的。因为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水势凶猛,舟辑常常被颠覆,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招集人力,物力修凿佛像以镇灾。

建造大佛的消息一传开,远近的能工巧匠都争先恐后的云聚到了凌云山。

到了开工的那一天,千锤击石,喊声震天,千古少见。

据说深藏在江底兴风作浪的水怪,都惊慌地窜出水面,仓皇逃遁。

大佛的轮廓越来越清楚,三江汇流处也越来越平静。

可是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禅师去世了,工程因此中断。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

但是当修到膝盖的时候,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就这样历经三代工匠,90年时间,到了公元803年,乐山大佛终于建成了。

韦皋编写了《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录了开凿大佛的始末。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佛像,比排名第二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出18米。

这尊弥勒佛坐像,双手置膝,足踏莲花。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神情自若,看护着芸芸众生。

不过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是韦皋最终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更不知道原来他是诸葛亮转世了。

六十一岁时,韦皋病死,朝廷追赠太师,辍朝五日,谥号“忠武”。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