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可能性=印象笔记使用的可能性
使用印象笔记有一年多点,建了500多条笔记,它对我的助益主要是资料实现了云存储而已,其他方面的帮助不明显,比如耐着性子做了一年的财务记录,财务依然一团糟,果断弃。最近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李参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作为参考书一再出现,当它出现频率达到5次时,我决定看一遍。拿到书以后,边翻边和自己的使用经验做比对,就有了一点感悟。
他的可能性不是你的可能性.png那都是别人的神话,我的神话你在哪里
印象笔记官方网页里经常会有人介绍印象笔记的高端用法,我看过不少日计划、月计划、To do list、康奈尔笔记(差点写成香奈儿,太肤浅了)等等,各种模板我都下过,最后都是呵呵一笑,相忘江湖。
晨间日记是我坚持的最久的,三个月不到,已经濒临放弃的边缘,因为完全看不到改变在哪里。
经验介绍的主要内容就是我是怎么思考的和怎么做的,我之前停留在单纯模仿方法,并没有去分析思维方式,所以使用上难以为继。笔记的更新主要看状态,状态好的时候能写不少,状态差的时候一两个月都更新不了几条。
现在流行的工具神话都在于使用某种工具能够把屌丝倒逼成总裁。神话也都是骗人的。工具改变不了我固化的观念,观念决定了我的使用方式,观念僵化,使用上就只能停留在云存储而已。
好在阅读对于改变观念有那么一点作用。
为什么他用和我用差别介么大呢
同样是 App Store 下载的印象笔记,他用就是大神,还出书,我用就只能花钱买个云存储而已。别说改变人生了,就是改变我那一本书总是看不完的毛病也是差强人意啊!
那么差别在哪?
在于想象,对工具使用的想象,就像我们认为做蛋糕一定要用烤箱,第一个想出来电饭煲也可以做蛋糕的人就拥有更佳的想象能力和落地能力。
我以前一直对畅销书持怀疑态度,后来看了不少畅销书尤其是西方学者的畅销书才改变看法。
畅销书内含了一个承诺,你跟着我这样一二三,就能解决问题,走上人生巅峰。我以前对畅销书的疑虑正是对这个承诺的怀疑。
其实,畅销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此。我硕士期间偏爱啃读艰深晦涩的理论书籍,这些阅读经历帮助我重新确立三观,能够不为他人观点左右。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我的能力跟不上我那略显狂野的思想。
为了更容易理解,代入下职场情境。比如我觉得上级很神奇,总是强调为公司奉献啊,多加班啊,要加班那是效率太低好么,想让我奉献请涨工资好么,可是我的能力却并没有强大到能够取而代之或者另谋高就,只能在我觉得很傻的上司手下阳奉阴违,最后很有可能我也会活成一朵奇葩(贬义,哈哈)。
这下,该畅销书出马了,每一本书畅销书都是针对现实生活的困境,结合一套通俗化了的理论,给出的具体建议和方案,也许不是每条都管用,但三十条建议中总有一款恰恰适合你现在的需要。在和方法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增强的是动手能力。实现任何梦想,真正的核心正是动手能力。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正是这样一本畅销书,它内含了作者李参完整的工具方法论,也有不少具体的建议。我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则是方法论上。
148一年的高级账户买的究竟是什么
高级账户.jpg148的软妹子想买的真是这些功能么,我用了一年,每月10G的流量1G 都用不完,关键问题是这些功能怎么融入你的使用。
无论用户使用的轻重程度,都需要问自己希望用印象笔记做什么?
我之前只想用印象笔记来记读书笔记而已,不用把信息散乱在各个文档里,信息得不到整合。
但是,李参对于印象笔记的设想却远不止于此,她将印象笔记作为了她的信息系统处理工具,个人工作、生活、学习的所有信息输入与输出都在印象笔记里完成,那么她的使用必然就要复杂很多,但却并非免费用户与高级用户权限的差异。
我花148是为了像大神一样使用工具,不必因为舍不得花钱阻止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事实是,我最该花钱升级下我的观念,怎么升级,人丑就要多读书呀,哈哈!终于用上了!
最关键的两个逻辑
不卖关子了,我看完全书,认为印象笔记的使用最重要的两个逻辑是结构逻辑和分类逻辑。
-
一、结构逻辑
结构逻辑解决的是用户的目的,你希望用印象笔记来做什么,如果只是用来作为云存储,方便你需要的信息地取用,你只需要建立符合你需要的笔记本结构就好了。比如你需要的是某个工作项目信息的随时取用,那就建一个笔记本组,把信息按照格式分别存在不同的笔记本下,方便查询与使用。
但是,如果你的需要是建立个人的系统信息处理库,那么你就需要建立与此需要适应的复杂结构。每个人对信息处理需求并不一样,那么结构的复杂程度就完全不同。大神的做法只可参考,不可照搬。比如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很简单,根本没有太复杂的行程安排,我却强行要给自己做行程安排,非要花时间去勾勾画画,那就属于照搬他人经验,反而起不到作用。
结构的构建也是一个慢慢进阶的过程,方法可以通过自己见招拆招,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比如李参在提到信息收集时使用便利贴的方法,就特别符合我的需要,把重点放在了记,而不是在漫长的打开程序、找到合适笔记本的过程中导致最后忘了要干什么。 -
二、分类逻辑
分类逻辑解决的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问题。建立个人系统信息处理库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信息取用。但是,分类系统的混乱会导致同一类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笔记本中,使用者还是得依靠记忆力,时间久了使用者记不清楚时就会无法迅速取用。
李参介绍了数字标识、FSR(Flow-Stock-Reference) 分类逻辑和工作任务和关注点分类逻辑,她还认为各种分类逻辑可以结合使用。印象笔记上还有大神介绍过字母标识分类。这几种分类逻辑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类分类逻辑。FSR 就属于线性分类。数字或字母标识、工作任务和关注点分类逻辑则是非线性。
一般来说,信息架构越复杂就越需要使用复杂的分类,且分类是层层递进的。比如管理笔记本架构时,则需同时应用三套逻辑,比如在线性逻辑下分类输入和分类存储,在分类输入下可以清晰分类的直接加入分类存储,不能清晰分类就放入另一个笔记本。信息分类存储的层级下面则可以以数字或字母标识+FSR 或标识+主题进行分类。
复杂的结构和分类逻辑会对使用者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真正的关键是根据自己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最重要特性来建立架构。而且每个动作下面的分解工作都是一个小的完整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过程。
举个干货例子,以我较为熟悉的论文写作(文科)中的文献阅读为例,文献阅读属于论文写作中的信息输入,但是文献阅读过程本身又是更小一个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
在这个文献阅读的层级下面,使用者首先需要查找和锁定重要文献。接下来的阅读就是进行信息加工,加工的方式决定于研究设想,第一个问题是是否相关?相关是属于哪一部分?文献的理解角度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利用?最后信息输出就是文献综述。
根据这个过程的信息加工特性,信息输入最关键是查找路径和可获得性这个要素,那么就应该以路径和可获得性为分类原则,建立四个笔记本。路径大致可分类主题关键词泛搜索和专著参考文献两条最主要路径(这些要素设立都属于我自己判断,他人不一定认可),可以在输入组下建立四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需要的动作都不一样。
信息加工组下笔记本分类原则可根据获得与否与相关性进行分类,接下来就可以从已获得与相关性最高的文献开始处理。有了具体的问题再去其他笔记本搜索信息,如果没有再回到输入环节。阅读过程根据文献综述的固定结构进行信息分类存储。
到了最后的文献信息输出环节,只需要根据固定结构如理论基础、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综合就好。这种分类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对文献阅读过程的掌控程度。
感想
印象笔记的高阶用法大约是用来管理工作、生活所有的信息,但是这对于用户逻辑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入门和进阶不如先用来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慢慢提高自己的掌控能力。
盲目去学习整套的架构,可能会因为力有不逮而最后放弃。
我自己对于印象笔记的使用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使用逻辑,在方法细节上还需要继续摸索。但是,阅读《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引发了我对印象笔记这个工具使用的反思,打开了它在我这里更大的可能性,这已是很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