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5000~10000的文章

删了抖音,关了朋友圈之后。。。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6861人  Coco是我呀

阿翔看朋友圈,翻到了一篇《抖音是如何毁掉我们的?》里面写着:中了抖音的毒,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小时,他一想,昨晚的确如此,刷到了凌晨2点,怪不得,现在上班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下决心把抖音删了。

阿翔看简书,翻到了一篇《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里面写着:大家都把好的一面放在朋友圈里有晒幸福之嫌,二来刷朋友圈也是一种无效交际,浪费时间。于是,他把朋友圈关闭了。

阿翔想成为厉害的年轻人,于是,他下载了“得到”,花了388买了不少电子书,下载了“樊登读书会”,花了365买了一年的会费,听樊登每周读书,下载了“喜马拉雅”,花了288元包了年听书,然而,过了一年,阿翔说,我还是我,那一束很平凡的烟火。想自己做点儿事,总是坚持不了,即便在简书打算写文章,发现没人看,没人点赞,于是,也放弃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状况描述的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前一阵子去某大型央企上课,20个人坐在了100多人的教室里,显得稀松无比,都是94、95年生人,工作刚满一年,领导觉得他们状态不好,让他们好好参加培训调整一下状态,我的这场培训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场,大家的状态依然持续低迷。

课程原本上午是11:30下课,11点不到就睡倒了一大片,问他们为何那么累,说是早上班车6点多出发,所以很累。下午上课前,特意做了冥想,安排了很多视频和一个游戏,睡觉的人依旧有2个,还有一些直接带耳机开始做自己的事情的,就只有2个人和我全程互动比较愉悦积极的。索性,和他们聊起了人生,原来,他们其中大多是官/富/关系户二代,还有一个直接称自己为“高富帅”的。父母对他们没啥期待,就是在这里养老就行。再聊到工作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的抵触情绪非常强,有人提到“有些待在经理岗位的人,一点儿能力也没有,完全不服这种人管”,也有人提到“跨部门做事情,非常难,往往要看他人的脸色”从这些言论里,我发现,这些孩子们想做好,但是,被体制束缚了,于是,破罐子破摔,就天天混着。

上完课程,我自己感觉到了心寒,他们年纪还那么轻,真的应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有些人20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也为他们的父母心寒,劳苦一辈子,希望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为儿女谋福利,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一副田地。子女不开心,而且浑浑噩噩的过完一辈子。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会觉醒,不甘心,最终跳出这个牢笼。

前一阵子,有一篇文章为现在的90后正了言,说他们是心智最完整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国家开放进步的时代,他们注重平等,喜欢扁平化的工作环境;他们爱自己,相信胡适先生所说“修己而后可以爱人”;他们对于多种价值观善于接受和理解;他们拒绝畏首畏尾,效率高于一切。看了以后,我是非常认同的,他们希望自己优秀,并且希望自己能够逃脱上一代人的束缚。可是,他们有这个心,却没有能够成型的方法。正如开篇的阿翔,他希望变好,可是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做。

我想,这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有关吧,小时候被逼着读书,长大了被逼着相亲,找工作又被父母安排好了,中国式的父母是最操心的,总希望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可是,却忘记,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通过各种试误去探索自己,即便失败了也不要害怕,我们可以培养坚毅的性格和果敢的决心。

有一位微博大V之前问过:“你现在能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知道自己并不特别,也没有什么大运气,能真正平和地看待别人,以及不埋怨当下的生活”

我很同意一个观点:“最难的是父母接受自己孩子就是个普通人”。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面,造就了孩子纠结矛盾的个性,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违背父母的意愿,想顺应父母的想法,一方面又和自我的发展与认知不断的碰撞,想要做回自己。所以,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自我发出的信号,而长久以来顺从父母的想法,造成自己没有想法,于是,即便想变好,也不知道如何来做。

希望更多的公众号,不要再出**,毁了中国的一代人,而更希望,他们可以引导大家如何做才能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自己也会坚持发声,不仅仅是线下培训,在网上也鼓励更多的人寻找自己内在的声音,去不断的试误,最终,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