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肖申克的救赎》

2017-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蓝震凯

影片一开始就给出法庭审问、汽车中醉酒男子装子弹、做爱高潮等几帧画面的交叉递进。此时的气氛是紧张的,然而我想到的却是“这剧情不对啊,无罪推定呢”(咳咳咳,出戏了)。直到看到安迪进到监狱之后,我才慢慢确定了安迪是无罪。当看到鹤嘴锤,我是真的没想到安迪真的打算拿它来挖出隧道;当看到海华丝海报的时候,我更是没想到那背后会是一个秘密洞口;当看到狱官站在安迪牢房门前目瞪口呆的时候,我甚至一度认为安迪上吊自杀了。这一切真的都完全颠覆了我的猜测,我可从来都没有想过安迪会逃出去。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安迪能够逃出去,是所有人都低估了安迪对自由的渴望,低估了他心中的希望。甚至我都以为他在图书馆的所作所为就是影片名中的救赎了,显然我也低估了这所谓的“救赎”。还记得安迪为了放唱片被禁闭两周后出来说的话么?

音乐即是自由...

其他人都不理解安迪说的话,也难怪不懂安迪的希望何在了。所以说,安迪至始至终都不曾放弃过自己,所以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挖出了逃生之路。我想,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对自由、对救赎、对生活的坚持让他坚持了二十年,包括挖出生路、扩建图书馆、为典狱长洗钱、为自己创建了一个新身份等等,这看起来俨然就像是一部悬疑大片,令人叹观为止。

而安迪逃出生天的那个场景也引人深思。安迪先是穿过自己挖的逃生之路,砸破下水管,然后穿过一段恶臭不堪的下水道,最后迎来风雨的洗礼。这段场景应该也是寓意着人生道理的,不论障碍是怎样的,你总得自己走出一条道来,然后迎接你的是一段你亲手开辟出来的、艰难无比的道路,最后还有风雨来袭,但这已经不是磨难,而是洗礼、是救赎。

安迪是逃出了监狱,获得了新生。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还有两个人的结局也耐人寻味。

主的审判迅速降临

典狱长最后持枪自杀了,这结局也是够讽刺的。回想一下在查房时,典狱长拿着《圣经》对安迪说:“救赎之道,就在其中”,而安迪的鹤嘴锤就藏在那本《圣经》里;典狱长留下海华丝的海报是为了向安迪示好,好让安迪帮他洗钱,而安迪利用洗钱之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身份,并且利用海报挡住了洞口。这一切看来也是够讽刺。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如果说安迪的上帝是他自己的话,那么瑞德的上帝就是安迪了。安迪在离开之前还为瑞德留下了希望,让他避免走上老布的老路。所以说,碰上安迪,的确是瑞德的好运。

懦怯禁锢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绝对不是对安迪一个人的救赎,只是安迪力所不能及,最后只能帮助瑞德一把,当然HE的是最终瑞德也得到了救赎。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提到了“体制化”,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有趣的是,想到卢梭的这句话后,我想到了现在熙熙攘攘的人们啊,遵守着父辈祖辈的道路——出生、长大、学习、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疲倦、然后老去。我并非说这样不对、不好,而是说当你没有明白并且不去思考自己做的是啥的时候,是不是有种被“体制化”的感觉?想想便知,有些人青年毕业之后就急着脱单、然后急着结婚、再然后就是生孩子,好像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不需要原因也不必考虑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自己还没有做好撑起一个家庭的准备,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苦,家庭跟着苦。所以说,何必呢?趁早思考清楚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